王威作為土豆影片CEO出席了今天的產業論壇:“大資料會成為中國電影新驅動嗎?”

共同出席論壇的還有愛其藝總裁龔羽、狐廠副總裁柳春、鵝廠線上影片部總經理劉純寧和樂視影業總裁張釗。

龔羽開口就大談大資料的神奇:“穿正裝的人喜歡看什麼電影?我告訴大家,穿正裝的人喜歡看劇情比較複雜、邏輯比較嚴謹的電影,這就是大資料帶來很微妙的地方。”

這番話讓臺上的王威和坐在下面的江雪柔領銜的遠端製片人團隊紛紛皺眉。一句話就凸顯你是個外行。

然後龔羽大談今年火爆全球的《紙牌屋》和奈飛:“在好來塢,一部電影從研發階段,到片名、陣容、檔期的確定,都可以得到不同的資料支援。今年大火的《紙牌屋》,它的製作方,一家類似於中國優酷土豆的影片網站奈飛,挖掘自己網站的資料,用於倒推前臺的影片生產。工程師們發現,喜歡BBC劇、導演大衛·芬奇和老戲骨凱文·史派西的使用者存在交集,一部影片如果同時滿足這幾個要素,就可能大賣。《紙牌屋》就滿足了這三個元素。”

王威出口反駁:“這個我不太同意恭總的看法。”

主持人就愛看看這個,現場能掐起來才能吸引觀眾,於是拱火道:“王總有什麼觀點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王威接著說:“《紙牌屋》爆紅以後,我們土豆也對奈飛很有興趣,正好,程導很早就投資了奈飛,之後由他引薦,我們和奈飛的團隊見了面還展開了幾次溝通,我也去奈飛總部參觀學習了幾天。”

龔羽心中咯噔一聲,感覺自己裝杯要翻車。

“我之前也覺得奈飛的大資料很厲害,光從後臺資料分析就能做出這麼好看的電視劇。可和奈飛的團隊交流了之後才發現,不是這樣的。

“《紙牌屋》不是奈飛原創的電視劇,它有原著,90年BBC還拍過一版,所以這部劇從根上就不是大資料的產物。”

“下面我來說說《紙牌屋》是怎麼誕生的,《紙牌屋》的製片方是一家獨立製片商,叫MRC,他們拿到原作者的授權後,找了大衛·芬奇來做監製,大衛·芬奇自己又邀請了另外兩個好友一起,編劇統籌也是MRC邀請的,MRC先花了9個月的時間,還有50萬美元的預算完成了劇集的設定和第一集的劇本,然後大衛·芬奇說自己能做導演,然後凱文·史派西被邀請去主演。

“MRC開始就沒打算讓奈飛播,他們首先找的是傳統電視臺,HBO、Starz、Showtime都去了,奈飛作為線上流媒體備選。”

“MRC想在傳統電視臺首播,然後讓奈飛上線流媒體播第二輪。”

“在這裡我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美國電視劇的播放機制,他們一般是一邊拍一邊播,電視臺開播一部新劇,通常會試播一兩集,如果收視好就跟製片方下訂單要這部劇,製片方才會繼續往下拍。整季播完,收視率不錯的話,電視臺就會跟製片方續訂後面的。”

“奈飛在接到MRC的邀約後,表示想要這部劇的首播權,並且還表達了自己想投資製作的想法。但奈飛也知道自己跟傳統電視臺的差距,所以他們開出了一個讓MRC無法拒絕的價碼:不試播,直接訂購兩季,1億美元的投資預算,並且不干預創作,連最終剪輯權都不要。說白了就是奈飛拿1億美元讓MRC自由發揮。”

“這就是《紙牌屋》誕生的全部過程,請問這裡面有大資料什麼事?”

臺下的觀眾和媒體開始還被龔羽說的有點懵,但經王威這麼一解釋才知道,敢情《紙牌屋》壓根就不是奈飛“拍攝”的,是他們花錢請別人拍的。

媒體和觀眾就喜歡看人掐架,特別是大老掐架。

目前國內影片網站,優酷是老大,愛奇異和土豆輪番做老二老三,但三家的差距極其微小。

每一家都有隨時超車的實力和可能性。

王威懟了龔羽一頓,不管對不對,觀眾就愛看這個,現場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