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互相攻擊(第1/2頁)
章節報錯
哈維開始正視程玉安這個中國人了。
去年奧斯卡他只有一部《冬天的骨頭》,他自己也不怎麼在乎這部電影,在公關上沒花什麼心思,被一家大電影公司的《國王的演講》摘了桃子,那時哈維還不覺得程玉安是個值得重視的對手,因為他也知道程玉安的工作重心在國內。
但今年不一樣,程玉安攜首部外語片《狩獵》而來, 前哨和《藝術家》打得難分難解,又摘下金球獎最佳導演。
被哈維視為今年最大的對手。
金球獎後,哈維就開始了對《狩獵》的狙擊——抹黑程玉安本人。
但程玉安黑料極少,不喜歡參加宴會派對,也不亂搞男女關係——哈維自己就不是好鳥,也不會在這上面抹黑程玉安。
關鍵一家大電影公司在獨立製片界口碑好得爆炸,很多新人和獨立製片人都喜歡跟一家大電影公司合作。
哈維還真一下沒找到程玉安的黑料。
有了!
程玉安曾經在10年的奧斯卡圖文直播上,為了給觀眾科普奧斯卡歷史,貶低過奧斯卡的含金量:“奧斯卡全名叫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 只是美國的一個電影獎,論藝術含金量遠遠比不過歐洲三大。”
你是威尼斯嫡系,瞧不起奧斯卡,這就好辦了。
哈維發動自己的公關團隊,逮著程玉安不尊重奧斯卡這點往死裡黑:
“Cheng當然是個天才的導演,但他曾在中國的一個節目裡公開貶低奧斯卡。他否定了奧斯卡致力於鼓勵全世界優秀電影藝術家的初衷,認為奧斯卡只是美國的一個地域性電影獎,藝術含金量不如歐洲電影節。
“這是對將近百年的奧斯卡的最大不尊重。”
在媒體上還十分“周到”地貼出了當時圖文直播的截圖,還給翻譯成了英文。
程靈鳳會怕這個?
“要說對奧斯卡最不尊重的,當屬哈維本人,他利用媒體抹黑他的競爭對手,甚至不惜賄賂評委。
“好萊塢對哈維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他利用金錢攻勢和毫無底線的抹黑,操控奧斯卡長達二十年。現在外界都說哈維才能決定奧斯卡的歸屬,稱他是‘奧斯卡背後的大BOSS’。”
並且拿99年的奧斯卡舉例。
《拯救大兵瑞恩》和《美麗人生》兩部足以載入世界電影史的影片, 為何會輸給《莎翁情史》。
凱特·布蘭切特和艾米莉·沃森當年堪稱完美的表演竟然會輸給格溫妮絲·帕特洛。
一家大電影公司還詳細講解了哈維是怎麼抹黑《拯救大兵瑞恩》的:“在投票關鍵期, 他僱傭水軍和影評人抹黑《瑞恩》, 發動英國老兵指責影片開場的奧馬哈海灘場景描繪不實——如果一切都按照實際的拍, 觀眾為什麼不去博物館看紀錄片?”
“《莎翁情史》爆冷拿下最佳影片,斯皮爾伯格被哈維下作的手段氣得拒絕參加當年的奧斯卡。”
“同樣的手段他還用在了第75屆奧斯卡上,哈維再一次發動他豢養的影評人,攻擊波蘭斯基的個人生活。”
“而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他對《美麗心靈》無恥的攻擊。一會兒說影片刻意隱瞞主角原型納什的同性戀傾向,一會兒又說納什當年是“反猶太人”的。考慮到猶太人在好萊塢、乃至整個美國的強大影響力,哈維‘歪曲事實’可謂尤其狠毒。”
“不過,《美麗心靈》經受住了考驗,最終獲得了最佳影片。哈維不得不打電話給《美麗心靈》的出品方環球影業道歉。這已足以證實這是一次‘黑公關’。”
谷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