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5年一月中旬,王允踏上了去往河東平陽的道路。一開始李氏是不允許王允自己離家走那麼遠的,那怕是王允的各種撒潑打諢都沒用。不過最後實在耐不住王允從大事小事國家大事,各個方面在給李氏說自己去河東真的有大事要辦,最終李氏也選擇相信了他。

不過在此之前王允也給竇太后和景帝說了一聲自己回槐裡了,叫他們別想自己,自己明年再來看他們。同時還給劉啟許諾明年自己一定帶著寶貝回來。

劉啟沒好氣的轟他走了,不過隨著王允的離開太監以及宮女些明顯感到竇太后以及景帝都比往常少笑了很多。當然他們自己也很想念王允公子,一方面是王允很大方,另一方面王允在宮中時他們那怕做錯了些許事太后也不會責罰,最多隻是說兩句。

在王允到達槐裡休整幾日,並且安排了幾個廠的大小事宜以及開春後要注意的些許事情王允帶著來福旺財以及司馬相如還有亭裡一位打獵好手和兩位壯士就離開了。

跟著他們離開的三人都是趙忠在亭裡精挑細選的好手,尤其那位獵戶,聽說從小便在山裡和他父親一起打獵,現在都三十多年了。另外兩個則人高馬大,堪稱是全亭裡面最高大的兩人了。

原本李氏還不放心還想多找幾個人一起的,不過最後被王允拒絕了。

至於皇帝分封給自己的三千食戶,王允則沒有去看過。倒是叫趙忠負責叫那些人都搭了一些堆肥場,同時大量收購耕牛以及曲轅犁。

一方面是自己實在是太想去找衛青(衛子夫)了,另一方面他覺得自己最多去一個月,回來再準備春耕也來得及。

因為他們走的是官道,要去河東又必須得經過長安,所以王允再一次進入了長安。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去看王信,只是去看看了一下長安幾個鹽鋪便離開了。

“公子,我們為什麼要去河東呢?”趕著馬車的來福好奇的問到。

“聽說河東盛產石炭,我過去看看,以後石炭又會是我們家的一大經濟來源。”王允耐心的回答。

至於坐在王允旁邊的司馬相如則閉目養神,沒有和兩人搭話。雖然去了槐裡看了王允的那些場他感覺很好奇,但是自己只負責教導他識字罷了,其他的一概不多問。

“自己只想快點回到陛下身邊,趕緊升官發財。”司馬相如在心裡給自己打氣到。

王允和來福閒聊了會兒感覺有些許累了,之後便到頭睡了。馬車在王允知道自己要出遠門時已經改造了很多,厚厚的棉被都墊了幾層,再加上座椅直接被他加大了一倍,睡他一米二的身軀還是綽綽有餘的。

司馬相如看著對面閉著眼睛熟睡著的王允,心中莫名的感到一陣喜愛。不過搖了搖頭便把這個想法給磨滅了,“都是這個混小子害我不能留在陛下身邊的,我怎麼會喜愛他呢?想打死他還差不多。”

經過十多天的趕路一群人終於來到了平陽,因為大家都是乘坐馬車的緣故所以都比較快。

馬車停平陽城門前,來福在馬車外喚了幾聲王允都沒有醒來。並且此時他的嘴裡留著哈喇子,司馬相如見王允這個鬼樣子還以為他又夢見了什麼好吃的。一路上他都見過不止一次了,每次醒來自己一問王允就是“夢見好吃的的了。”

司馬相如輕輕推了一下王允,沒醒。然後再次用力推了一下。

“啊,你幹嘛。”王允眼睛鼓鼓的看著司馬相如,原本自己正在和衛子夫卿卿我我,突然被打斷了誰會高興啊?。

司馬相如一陣無語,“公子我們到平陽了。”

”哦哦,這麼快啊?那我們進城吧。”

“站著,你們是哪裡人啊?”看守城門的兩位軍官走了過來問到。

來福上前,“大膽,這是槐裡侯的車攆,瞎了你們狗眼,你們也敢攔?”

兩位軍官一聽頓時就來氣了,“槐裡侯?有些許耳熟,不過誰不知道這周圍都是我們平陽侯府在管理?若是這車攆上的侯爺親自上前辱罵我等還有些許說法,你算什麼東西?”兩人在心中想到,剛想發火。

不料王允在後面見此情形便快步下車,走到來福身邊給了來福一腳。“狗一樣的東西,幾位軍爺受著風吹日曬看守城門守護百姓平安,盤問一下來往車輛不是很正常?我才當上侯爺你就開始仗勢欺人,怕再過些許時日只怕你藉著我身份變成惡吏只是時間問題。”

來福很委屈,倒不是說他多想狐假虎威,只是自從公子封侯以後在槐里人人不敬他三分。一時兩位小小軍官都敢攔公子車攆有些氣憤不過。

“公子我。。。”來福剛想開口王允便打斷了他。

“行了,趕緊給兩位軍爺道歉,說明來意即可。”

“哦,”來福委屈的答到。

“兩位軍爺對不起,是我無禮了。我們是槐裡侯的車架,來平陽城是為了找平陽侯有要是相商。”來福說出這話毫無心理壓力,公子說的,便是對的!

坐在車上的司馬相如見了此景點了點頭,“小混蛋心地還不錯,除了對我。”

原本準備生氣的兩位軍官聽來王允的話頓時氣就消了。尤其是那句“幾位軍爺受著風吹日曬看守城門守護百姓平安。”深深觸動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