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分享:“最舒服的關係,就是我給你發資訊,我不當心你會無視,我也不當心你不會回覆,因為我知道你在忙,我也知道你一空下來就會回覆我,我們可以靜下來說好多好多的知心話,我們也可以各自忙各自自己的事情,但是彼此的心中都知道牽掛著彼此,我們可以是很好的知己,也可以是彼此的壞蛋。”

“此話當真!”

這時一個坐於首位的官員站了起來震驚的問到王允。

王允不認識這個人,或者說在場的官員除了他老爹他一個都不認識。不過看了看自己老爹坐在算最末尾的位置,而人家直接從首位站起來想來這人起碼也是三公之一。

“這是我們實驗過十幾頃地得到的結果,肯定是真的。並且是那種將整塊土地翻過來,將土完完整整的松完的耕種。再說了陛下就在這裡,我怎麼敢欺君呢?又不是活夠了。”說完王允還很無辜的眨了眨眼。

聽了王允的話陶青激動了,轉過身後他對劉啟行了一禮說到:“陛下,單論此物若說國之神器確實不為過了。若此器全國推行來年我大漢糧食產量定可增產最少一倍。實乃,國之大幸,大漢萬歲。”

旁邊的官員彷彿也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對著劉啟異口同聲的恭維到:“國之大幸,大漢萬歲。”

王允感覺有點懵,不是應該是“陛下萬歲嗎?”這些人真不會拍馬屁。因為他也知道漢朝沒有皇帝萬歲的說法,也沒在意,只是繼續賣著自己的萌與無辜。

劉啟也反應了過來了,“好”,說著就將手裡的竹簡丟在地上快步跑過來撫摸著曲轅犁。

口中低喃到“國之大幸,大漢之幸啊。”

看了一會兒好像也看不明白這東西和普通犁也差不了多少,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力呢?不過他也沒糾結,就像王允說的。如果這是假的,這就是欺君!而且他很認真。

看了一會兒他回到高臺上對著陶青說到:“此物於社稷有大功,堪有封侯之賞。丞相認為呢?”

從震驚中走出來的陶青思考了一下說到:“若此言非虛,當賞。”

這下輪到那些百官懵了,看了一下王允,“他多大?五歲!五歲封侯?開什麼玩笑?”

看著突然安靜的百官王允好像也明白了皇帝和丞相剛才說話的內容了。

“看這情況,,,要給我封侯?什麼情況我去?不問我為什麼會有這東西的嗎?不好奇我這麼小為什麼會發明這個東西的嗎?”

突然王允覺得自己好像做了很多無用功來著,還害自己白擔心一場。

王允想了想,“要玩就玩大的吧!反正東西我都帶來了。”

想著他又開口了,“陛下我可以介紹其他東西了嗎?”

“可以,不過你先告訴我這個犁怎麼用?”劉啟現在很開心,他到想看看這位五歲的孩子還能給自己什麼驚喜,不過當下他還是想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用的。

“待會兒吧,場地不允許。待會兒我們找塊土找個牛你就可以看了。”

“行“劉啟並未在意王允不給他面子。畢竟是個孩子,可能他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幹完。沒看見說封他侯都還一臉淡定嗎?可能除了這些小東西估計啥也不懂。

接著王允便開始介紹東西起來了。

“這個是細鹽,陛下應該知道。我就不多做介紹了。除了好吃,沒異味也沒啥好說的。”

雖然還有很多吃了不會生病之類的基本知識,不過王允也沒打算介紹。給他們說估計就是對牛彈琴。對,一群不知科學的牛,還不如別浪費我口水。

然後他又拿起紙,然後找了半天突然想起自己好像忘記準備筆了。

眾人看著拿著像絲娟一樣的東西在哪裡發呆的王允感到一陣莫名其妙。

“額,那個我忘記帶筆了。你們誰有筆啊,借我一下下。”

眾人看著他大大咧咧的樣子一陣扶額,而後悄悄的把自己的筆夾在竹簡裡躲起來。

王信見狀就把自己的筆遞了過去,拿到筆的王信跑到眾人中間站著。

“我怕我隔得太遠你們聽不見。我想你們一定很好奇我拿的這個東西是啥吧?沒人回應他。”

“嗯,寡人有些許好奇你拿的這個是啥。看你的樣子比介紹曲轅犁還要激動。”最後還是劉啟給他捧了個場。

“嘿嘿嘿”王允萌萌的撓了撓後腦勺。

然後將紙舉起,“這個東西我叫他紙,我可以在上面記錄文字。”說完他用王信的筆在上面劃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