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定吳地(第1/3頁)
章節報錯
王允在近海里城市裡面喝著小酒等待著譚陳等人迴歸,不得不說相較於槐裡吳地還是太過於落後。
雖然比起大多的的城鎮已經很富裕了,不過王允還是覺得很是落後。
幾人閒聊之餘譚陳也處理完雷家村的事來到了王允身邊。
“處理完了?”
“是的恩師,不過他們雖然收下了東西,但是我覺得對我們商盟似乎並不領情。
甚至我們出來的時候還有些許村民惡語相向。”
譚陳本想把這些事隱瞞的,不過想了想沒有必要,正好讓王允看看村民的態度。
畢竟在譚陳看來王允所做的這些其實根本沒有必要。
畢竟那是真真實實的血海深仇,些許物資罷了,估計哪怕王允做的再多估計這些人對商盟印象應該也還是深惡痛絕。
“無礙,我只是想表達一個態度罷了,做錯事不可怕,死不悔改不肯認錯才是真的可怕。
這次是我們商盟的疏忽給人家造成這樣的慘劇,這些是我們應該做的。”
譚陳聞言沒有多言,畢竟王允怎麼做是王允的事,這事如果發生在槐裡估計槐裡也不會有幾個人領情。
不過譚陳慶幸的是槐裡出了王家,估計他這輩子都不會遇上這事了。
“我有一個想法,剛才因為你沒在我同蘇主任和黃部長也在討論。
現在你來了,我覺得我們可以好好談談了。”
譚陳聞言覺得很是驚奇,王允能這般認真的說起的斷然不會是小事。想到這點譚陳內心不自覺的興奮了起來。
“你是在槐里長大的,這些年槐裡的發展你應該也十分熟悉。”
譚陳點點頭,王允說的不錯。他十七歲入學校,八年過去,現在的他已經二十五了,槐裡這些年的發展他都看在了眼裡。算得上是看著槐裡一步步發展至今的了。
“槐裡發展日新月異,鄉里生活也一天比一天愈發富裕,這一切都是恩師的功勞。恩師就是槐裡的天。”
“過了,現在我心情有些許沉重不太想聽這些奉承的話。”
譚陳聽見王允的不喜不好意思的撓了下自己後腦勺。
“行了,我知道你是有才能的人,不然這些年也不可能和趙霖將吳地打理的這麼好。
我剛才已經和黃部長商議過了,我們回去之後會將趙霖調回來,等到時候你們兩個一起發展吳地。
這期間商盟總部不會給你們任何資源上的幫助,但是這期間往你們這裡投入人才的比例會擴大。
同時吳地也不需要再往總部寄錢了,吳地商盟的所有收益全由你們自己排程。我只有一個要求,五年以後,最遲十年以後我要看見一個不一樣的吳地。
秦淮河畔我要看見風雅文氣,近海里這裡我想看見一個不輸於現在槐裡的工業城鎮。
就改名叫“南通”吧,我會向陛下提議改名,之後將周圍幾個鄉里一同並進來,建設一個大大的輕工業城鎮。”
在近海里這裡建設城鎮想來是王允想方便近海里的百姓,可是這秦淮河譚陳卻是有些不知所以。
“恩師,這秦淮可是有什麼講究?”
不懂就問,這是王允以前最喜歡掛在嘴上教育他們的。
譚陳自然而然的也就養成了這個習慣。
“講究?”
“這倒沒有,我只是想建一個文人騷客流連忘返的地方罷了。”
譚陳仍舊不明所以。
“行了,你也就別多問了。”
“華燈璀璨映秦淮,兩岸霓虹畫影裁。踏舫遊人尋舊夢,聞香醉客近樓臺。廊軒影動樓閣處,管樂悠揚舞美釵。享樂和平承盛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