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老人家,這件事情的原委我已經調查清楚了。這件事是我們商盟做的太過了,至於當時負責這事的人我已經關起來了。

老人家你放心,我一定給你們一個交代,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王允說及此處老人並沒有感激涕零,他只是楞楞的看著王允,眾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老漢我謝過槐裡候了,不過賠罪交代什麼的卻是不用了。

可以的話還請槐裡候你們就此離去吧,我們絕對不會再插手闔閭城的鹽商生意。”

老人語氣帶著些許懇求,他是真的不想村子再和這些“貴人”有什麼交集了。

只想守著自己的這些子孫後代,看著小輩長大成人。村中的子侄能好好的成長就行。

王允說的話他雖然沒有過多的懷疑,但是他卻是不想再提及這件事了。

聽了老人的話王允沉默了,他沒有想到老者會如此做派。

他也沒需要老者感動涕零,因為在王允看來現在能補救多少就補救多少。雖然只是小小几個村莊,但是王允但求自己問心無愧。

可是老人對他這般態度卻是讓王允語塞,想說什麼卻感覺話語到了嘴邊卻開不了口。

“老人家,我並無惡意,我只是想給你們些許補償。

村口那兒我帶來了些許物資,如果老人家你不喜同我們有過多的交集我們現在就走。

但是村口那些東西是我的心意,還請您不要拒絕。”

王允語氣真摯,老者這般開口他自然不好舔著臉再去說什麼親近之語。

對於老者心中心中所想王允也或多或少猜到些許。

心中突然想起這樣一則故事。

“據說,有一次,孔子駕車從泰山腳下經過,突然遠遠地聽見一陣哭聲。孔子有些好奇,就在車上站起身來,扶著車前的橫木,仔細聽這哭聲。

接著,他們循聲找去,發現路旁的山坡上有一堆墳墓,一個婦人正在墓前放聲痛哭。

見那婦人哭得傷心欲絕,孔子很是同情她,想知道她有什麼不幸的遭遇。於是,孔子就叫徒弟子路去幫他詢問。

子路作為傳聲筒,走到婦人跟前,代孔子發問:“聽您的哭聲,好像碰到過很多的傷心事啊?”那個婦人抹了把眼淚,哽咽著說:“是啊,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後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了,現在連我的孩子也被老虎吃掉了。”

孔子聽了更好奇了,也等不及再讓弟子傳話,遠遠地發問:“既然這裡虎患如此嚴重,你們為什麼不早些離開呢?”

婦人面色沉痛地回答說:“因為這裡沒有苛刻的暴*政。”

聽到她的回答,孔子感慨萬分,鄭重其事地對弟子們說:“年輕人要記住,苛刻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啊。”

“苛政猛於虎”

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這些年來王允也走過不少郡縣,凡事路過的郡縣無不對王允讚歎有加。

第一次這樣被人嫌棄,王允心中是真的感覺落差感挺大的。

雖然自己不是苛政,緊緊是一個權貴。但是眼前這幾人對於自己依舊畏懼如虎。

甚至自己後輩親人的死仇也不敢多追究,連送上門的賠償也不敢接受。

這,真是一個病態的社會。

老者沒有立刻回答王允的話,只是顫顫巍巍的站起身,對著王允鞠了一躬。

“槐裡候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只是這件事是我們村中不聽話的孩子做錯在先。

至於其中的衝突造成的死亡也是他們咎由自取。”

老人這樣說著,不過此時他的眼中卻是泛起了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