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道言淺見說(第2/2頁)
章節報錯
“行了行了,你也別在我面前賣乖了。我和啟兒對你的期望都很高,以後你別讓我和啟兒失望就行了。多花點心思在黃老之學上,這是我大漢的根本明白不?”
有人說過,你同老人聊天要順著他的意思。老人家年齡大了,口頭上討討他們歡心,讓他們多開心開心是很有必要的。
“祖母說的在理,孫兒回去後定當多加研究黃老學說。其實孫兒有時候再讀黃老學說的時候越是讀的越多越發覺得自己的渺小,比起這些真正的大聖人孫兒就好像是這地上的灰塵一般。越是觀看越發覺得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嗯”聽見王允的話竇太后心裡很是暢快。
“你能有這樣的見地老人家我很開心,反正你記得就行。想在大漢朝廷坐穩,這些東西你必須學透。”
“多謝祖母教誨。”
“嗯,還有其他事嗎?。”竇太后開口道。
“倒是沒什麼大事,只是回去著三個月一直在研讀《道德經》又有所感。寫了一些領悟,想請祖母品鑑品冠。”
“哦!”
聽見王允又有新書竇太后頓時來勁了。
“快快快,給我看看。”
若是一般人給她獻書她可能不屑一顧,但是王允的書她卻是每一本都很滿意。
王允也不賣關子,從自己的懷裡將準備好的書冊拿了出來。書冊上《道言淺見說》五個赤字映在紙面。
張三丰是金末元初至明永樂(一說明天順年間或清雍正年間)時期顯世道教學者、思想家、丹道學家,中國道教武當派、三豐派開山祖師。而這本《道言淺見說》正是他所著。
“夫道者,其層次須知三候三關.大抵不外四言:“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復返無為“而已。”
看到這裡竇太后點點頭,開篇便給了她一個大驚喜。
“好,好一個無為之後,繼以有為。這不正像我大漢這些年來無為而治卻讓大漢四海昇平嗎?”
王允陪笑應答,不過心中卻是吐槽到:“還四海昇平?要不是姑父把大漢內憂外患告訴我我差點信了你的邪。看來你這位所謂實權人物也不是太實權,這些都不知道。”
不過王允不知道的卻是其實這些都只是劉啟瞞著竇太后罷了,雖然劉啟很多時候廷議之後都會給竇太后彙報國家情況。不過更多的時候都是報喜不報憂,所以竇太后看見的大漢就只是一個四海昇平的大漢。
王允以前本就不是歷史迷,對於漢初的文景之治他也只知道歷史書上書寫的那些所謂國家富強,百姓富裕。
甚至在他來到這個世界後正好搭上劉啟的線,再加上槐裡那片區也沒什麼豪強。所以他沒見過這個社會那些太過黑暗的一面。
其實也不是沒見過,比如以前衛青的生活,比如他“田盼叔叔”家斂財的手段。不過只是王允下意識的忽略了,因為這些施暴的人在給予他人陰暗的一面時又把美好的一面留給了王允。
本質上來說,王允也是一個豪強。只不過他這位豪強的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裕,沒有那麼多悲劇罷了。
沒過多久王允辭別了竇太后向著王美人行宮走去,走在路上時他還不斷回想自己走的時候竇太后對他說的話。“我看你也不小了,準備準備,過兩年把劉菱取了吧。你們定親這麼久了,也都不小了該結婚了。”
王允:“十二歲的我,不小了?(⊙o⊙”
不過這話他沒說出來,只是在心裡誹謗。
不過王允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好像走錯路了,現在王美人已經是皇后了,早就不住在丹景臺了。沒多想,轉身他又向著椒房殿走去。
王允這樣在皇宮裡面一個人到處亂逛如果讓外人看見一定大吃一驚,不過這些宮殿的宮女以及內侍卻早就見怪不怪。
王允有時候也有人跟著,不過那都是幾年前的事了。只是因為自己不認識路找個人帶路罷了。
看見在路上一個人閒逛的王允這些宮女內侍一個個的都想去陪同,不為別的,只因為王允賞錢痛快。
“椒房殿”看著眼前鎏金的三個大字王允頓感總算到了,不得不說六月的太陽是真的毒辣。王允才走了半個小時左右已經滿頭大汗了。
王允很快向著王美人行宮走去,不過剛到門口卻看見王美人送田盼出來。
當田盼走過王允身邊時田盼熱切的和他打了招呼,王允點頭微笑示意。並未太過熱情,田盼也沒在意,而後滿面紅光的離開了。
待到田盼走遠后王允來到王美人面前,“姑姑這是?”
王美人面色有些不自然,王允和田盼不對付他是知道的。王信是個老實人,以前田家對王家怎麼樣他也明白。
不過王家出了王允這個麒麟兒後風向便轉變了,田盼同王信的來往變多了。一口一個大哥這些也不在話下,而王信也早已原諒了田盼以前的那些。
只是對於王允這種油鹽不進的他也沒有辦法。
王美人看了看左右,神色有些許緊張:“進來說。”
說著王美人便回頭進屋,王允雖然不解,不過也跟著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