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第1/3頁)
章節報錯
“怎麼?衛太傅是怕輸嗎?”
衛綰看了王允一眼,沒有接話。只是拿出自己的右手去拿開王允拽著自己衣角的手,他的動作很慢,像是在表達自己什麼決心一般,同時看王允的眼神也不再有著那種怨憤。
只是很平淡的看著王允,那種平淡如水的眼神也給王允澆了盆冷水。
“這老頭,好像真的生氣了,還不是一般那種。”王允心中一頓。
雖然王允無懼,不過心中卻突然感到空落落。
對於衛綰,或者說對於這些古之賢人他的心中是尊敬的。或許這些年來他的心中已經沒有了才來到這個世界的那種嚮往之情,但是骨子裡他確實不想同這些古之賢人發生太大的矛盾的。
所以剛來到這個世界時他就拼命的想把這些在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客觀評價來並不怎麼壞的古人留在自己的身邊。
這也是他哪怕才幾歲不遠萬里的跑去尋找衛青,死皮賴臉的非要把司馬相如留在自己身邊的原因。
或許在自己的那個時代這些人早已逝去,不過自己卻從小耳濡目染聽著長輩講述著他們的故事。
那些遺臭萬年的他沒有好感,那些流芳百世的他卻十分嚮往。
所以一直以來他雖然表現的很不著調,但是他也從來沒有利用著自己的身份去給周亞夫、竇嬰等人添堵。
可能也是不願去改變這些大臣的歷史軌跡,也可能想讓後人看看這乾淨的漢初。
有著自己的私心,也有著對歷史的尊敬。
王允一直以來尊重歷史,熱愛歷史,嚮往歷史。
可是他今日發現,其實哪怕自己再怎麼去尊重這些歷史也不可能讓歷史去保持軌跡。因為自己已經來到了這個時代。
財米醬醋茶已經在改變,工業巨獸也已經在慢慢睜開自己的雙眼。
自己早就不是這個世界的局外人了,自己早已融入這個世界多年,並且也早早的就已經在改變著這個世界了。
一瞬間,王允明白了許多。
歷史人物已經不再是歷史人物,他們現在都是活生生就在自己身邊的人。他們有著自己的情感,也有這自己的追求。
有人榮華富貴,有人名留青史。也有人只是簡簡單單的想過的好一點,就像自己腦中二十多年的那個時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自己不該因為對歷史的知解便將它固化。
歷史上的衛綰,剛正不阿、大公無私、心繫皇室。雖是大儒,卻帶著俠氣。
王允好像也回過神來,這個時代的儒家並不是一千多年後那會兒秦淮河泮只會吟詩作對風花雪月的風流浪子,更不是明清時期滿口只有之乎者也的腐儒。
這個時代的儒家心中寫著仁義,骨子裡刻著規矩,血液裡也乏勇氣。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儒家之所以能從百家之中脫穎而出,光靠一個董仲舒可是做不到的。他的成功可能更多的來自於這個時代儒者心中的正氣,那為君盡優,為民盡力的義氣。
短短一瞬間王允想了很多,他沒有再次去伸手拉住衛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