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桓將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聯軍二十萬人,是我軍五倍,且早備戰,財力充足,武器精良。漢軍主力能戰的都集中在長城邊塞。臣目前能呼叫的僅有細柳軍和霸上的軍隊細柳軍車騎不過兩萬多,霸上稍多,但主為步軍,車騎老化且多年不事戰事,軍械弩箭也不充足,正面會戰,力必不敵。
我有一計,先解決山東問題,臣率細柳軍車騎及霸上精銳步射三萬人 秘密出關,保衛洛陽,以洛陽為大本營,穩定中原。然後臣率一騎,問道出睢陽,入青州引兵攻向東,救援被圍困於臨淄的齊軍。粉碎東路叛軍糧道,幾十萬大軍若無糧,少則一月,多則三月必不攻自破。”
周亞夫不愧是漢代名將,當劉啟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將敵我優缺點分析的井井有條。對此劉啟也十分滿意。
前元三年春(公元前154),劉啟拜都衛周亞夫為太尉,召竇嬰拜大將軍屯守滎陽,賜千金。(不過竇嬰有趣,堆在院子裡任官員自行取用。)
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發展,不過這時候被劉啟提為御史大夫的晁錯慌了,因為諸侯所提為清君側。清誰?自然是清這位霍亂劉家宗祠的晁錯了。
情急之下他向劉啟提了兩個一件。一者:建議劉啟親征諸侯,他留守長安;二者:把吳楚兩國還沒有收歸國家的郡縣還給吳楚兩國,先處理一些小國。
晁錯完了,帝王最厭惡的就是反覆的小人。而且這提議的還是你,死諫的是你,關鍵時刻你給我說你萎了,你慫了?
怕死,好吧,那你就去死吧。
聽聞晁錯一事後晁錯對手袁盎高興了啊,趕緊就向劉啟上奏說誅殺晁錯。隨後劉啟召集丞相、中尉以及廷尉,幾人一協商,現在是關鍵時刻啊。晁錯如此反覆定然是大患,隨後幾人合計,晁錯該死!
景帝約了晁錯去東市,晁錯很高興,“景帝又約見自己了,看了我建議先打小後打大受到採納了。”正月十九日,晁錯穿上自己華美的朝服就去東市了。幾人看見晁錯到來,二話沒說上去就把他他推斬了。晁錯到死都不明白這是為什麼。朝(chao,二三四中一聲衣東市,由此而生。
晁錯滿門被斬的事傳到了王允耳中,“自己這位姑父還是如此膽小怕事嗎?”
想著想著王允還是有些許怨恨,“你自己說的削藩,看人家勢大你慫了。人家喊個清君側,為了明哲保身你就把終於大漢的忠臣殺?真不知道以後誰敢為你效力。”王允不由搖頭感嘆劉啟做法之糟糕。
不過隨著其中的細節傳出,王允漸漸也清楚了真像,好像慫的不是劉啟,是晁錯慫了。人家的清君側口號嚇到他了。
這下輪到王允無語了,“想死你別帶著自己家人好吧?玩弄權術玩弄到皇帝頭上去了,你晁錯死的不冤。藉著削藩給自己拉政治資本,自己撈了名譽就想停手,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
只是可惜晁家上下幾百口人了,同時王允對劉啟印象又好了些許。
前元三年春,景帝下令各方開赴平叛前線。二月初一,天空出現日偏食,因為糧食引起的軍心潰散,周亞夫日屠十萬人,七國之亂徹底崩盤。二月三十日,吳王劉濞被東越王洛望陰死,七國之亂徹底結束。
泱泱大漢王朝至此已然走向成熟,他成立之初總在風雨飄搖。匈奴猥褻過她;異性王打擊她,呂雉強佔過她,劉濞等人又想搶佔她。步履蹣跚的她最終堅強的走到了自己的青年時期。
“將軍,聯軍敗了。”田柔遞茶給桓翎時小心翼翼的說到。
“意料之中。”桓翎說的很輕鬆,不過他顫抖的手和眼中的溼潤卻告訴了眼前的人他內心的不平靜。
自己的多少手足兄弟在這場戰役後陰陽兩隔,桓翎不是感性的人但是一想到那些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因為劉濞的私心和他的無知白白葬送他還是很難受。
“不是說過了嘛,從今往後叫我先生,不準再叫我將軍。”
“知道了,將軍。”
桓翎 “。。。。。。”
“沒事的了將軍,小柔只在沒人的時候叫你將軍。在外面小柔還是叫將軍先生的,將軍在小柔心中永遠是最強的將軍。”
桓翎白了她一眼,然後也沒理她。拿著自己的戒尺就去學校教書去了。
桓翎他們是兩個月前來到槐裡的,自從田柔病倒以後桓翎瞭解到那天晚上田家兩姐弟做的事便正常起來了。雖然腿上帶著傷不過也並不影響他的駕車,一路上給田柔問藥,順便欣賞一下滿天雪景。
古代病死率是很高的,不過田柔比較幸運。幾天她的病就好了,可能是因為將軍好了,她的心也好了吧。
桓翎本來想見識一下長安的繁華,塞外的壯闊,隨即便回到祖地給田家兩姐弟找個好人家自己便隱居山林的,不過當他路過槐裡的時候卻被這裡的景象驚了。
紅磚青瓦的瓦房連綿不絕,一條條所謂的“水泥路”阡陌交通,養殖場、堆肥場、化學廠。。。一堆堆新鮮的名詞讓桓翎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因為王允秉承的是低調發展原則,他並沒有在自己的食邑外表現出太多的不同,同時也叫幾位鄉長和下面的人些叮囑過。“悶聲發大財。”低調發展就好。
除了有心人調查,和一些臨近的縣城經常來這裡做工的。整個槐裡彷彿就像以前一般,任舊是那個平靜的縣城,可是當你步足其中你突然就會疑惑:“這和我是一個世界的?”
桓翎本就是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主,見此地有這麼多新奇玩意他立刻就想見識一下當地的管事,在多翻問路下他也來到了槐裡辦公社。一開始接待他們的是衛君孺,在辦公社裡什麼都要做,小到打掃衛生,大到年度統計都有他的身影。
其實憑藉他的聰慧完全不用做這麼多事的,不過在王允的刻意安排下他光榮的成為了全職員工。不過衛君孺對此並沒有什麼抱怨,雖然他做的事很多,不過本就聰慧的他又豈會看不出王允培養的意思?
衛君孺待人比較和氣,和歷史上的衛青倒是些許接近。想來小時候受苦難得孩子天性本就早熟吧。
簡單交談一番衛君孺知道了桓翎是一位因為兵災到這裡避難的,如果是一般人衛君孺可能還真信了。不過和桓翎的交談中,桓翎的談吐氣質遠遠不是他能比擬的。
“三代學會吃,五代學會穿,八代學好才能做官。”一個人的氣質是靠積累的,很明顯,桓翎這種高人一等的逼格已經深深震撼到了衛君孺了。
衛君孺也沒猶豫,搞不定的趕緊找大腿。託詞一番就跑去找王允去了,工作時間來福和趙忠一般很少在合作社。都是留衛君孺看家,他們則是去看縣裡各個地方的生產情況。也不是每天,每處每週一次。
很快衛君孺領來了一個一米三左右的孩子,桓翎先是一愣,然後感覺好像有些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