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削藩與清君側(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元前154年九月,中大夫(中級國務官)晁錯,上奏吳王劉濞二十年不朝,開山鑄錢,廣收天下亡命之徒為己用,驕奢淫逸,無視漢律,侵蝕國地,蠶食無人之土。削其豫章、會稽以示懲戒。
同時趙王劉遂辱罵朝官,違用服制。削其河間郡,收歸朝廷。乃至膠西王、齊王、濟南王、淄川王等皆被晁錯上奏削封地或減弱其國力做法。而劉啟對這些奏摺都允了。
削藩強國,嚴治不法!劉啟為了穩固自己的皇權,還是對諸侯國下手了。
王允一直叫趙忠等人一直關注著長安的訊息,在結束了成紀之行之後王允回到槐裡第一時間檢視的便是這些天自己不在槐裡趙忠他們收集到的長安訊息。
“雖然細節上和電視還是有些許差距,不過看我這姑父和晁錯的動向倒是符合歷史程序。今日正月初五,想來最多十來天七國之亂就開始了吧。”
趙忠和來福兩人看王允看完手中的訊息,趙忠小心翼翼的問到。“公子,陛下此意是準備削藩?”
“不是準備,是已經削了。”王允很是平淡的回答。
“那公子叫我等撤回吳楚地區的生意是怕諸侯國。。。?”
“不是,別管,這些事不是我們能猜測的。我只是保險起見,不想生意受損罷了。”
幾人沉默沒有再說話。
過了一會兒王允又開口到,“對了,洛陽以東所有的店鋪只留下最多一個月的貨物,其餘的全部撤回。今後幾個月就發展長安西面的店鋪即可。”
“是,公子。”
是夜。
一位小卒拿著一分薄絹快步跑到吳王劉濞幾人面前,細看之下。吳王、楚王、淄川王、濟南王、濟北王、膠西王、膠東王。劉啟所削王爺竟大部都同時來到吳王封地,並且在密室中進行會議,。
吳王看見小卒先是一喜,接著問到:“匈奴大單于怎麼說?”
“大單于說了,王爺行事之日單于會派遣十萬大軍入侵雁門一代。”
“好~”吳王拍手一嘆。
接著回過頭對著幾位王爺說到,“不知諸位這次認為我的提議若何?”
最先接吳王話的是楚王,“既然兄長已經安排妥當,那賢弟定是全力支援兄長的。一切,只能怪劉啟小兒太過不識抬舉。”
另外幾位王爺一看吳王楚王態度如此決絕,當下也是對著吳王拱手。“旦聽吳王吩咐。”
“好,哈哈哈。”
說著吳王一擺手,立刻幾位將軍拿著大漢地圖上前而來。
“諸位請看,若大單于出兵十萬牽制李廣程不識部,朝廷必將重兵集結在北方邊境。匈奴人從北部和東北部施壓,我等從南向北進攻,到時候朝廷腹背受敵,我看劉啟拿什麼阻擋我們。
諸位再看,南面衡山王軍隊佔領長沙以北地區,然後西取巴蜀、漢中諸地。我吳軍主力直下徐州,由此進入中原。趙王從北面取雲中、代郡與匈奴大軍會師南下。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你們穩住山東大局後,即刻攻取河間、河內,準備進入中原和吳軍將士在徐州和楚軍會師,然後我們各路大軍組成聯軍攻破梁國,剿滅梁王奪取函谷關,然後直取長安,大事可成也。”
幾位王爺對軍事並沒有什麼天賦,只感覺吳王說的十分在理,而且長篇大論的一看就很厲害。接著幾人便幾人接著吳王話到,“若如此,大事可期矣。”
不過在一旁壓著地圖的年輕將領卻是皺了皺眉頭,然後說到。“王允,臣下覺得此舉不妥,我們聯軍眾多。每日口糧與軍械消耗極大,臣以為我們最好的做法是諸王直接會師楚軍,放棄工程器械,我們一路向西直取昌邑。昌邑乃大漢軍事重城,其中必定不乏攻城利器。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打的景帝措手不及,甚至。。。”
年輕將領原本還想繼續說下去,不過他突然感覺場中氛圍好像不一樣了。只見其他幾位王爺來回不停的打量著他和吳王,而吳王一張老臉也早也氣得通紅。
“來人,把他給我趕出去,削其官職趕出吳國。”
“噔噔噔。”隨著腳步聲想起,很快便走進來幾位士兵吧桓翎帶走了。
臨走之前桓翎努了努嘴,想說什麼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只能灰暗著雙眼被士兵夾著離開。
桓翎劉濞是認識的,才能劉濞還是認可的。平常為劉濞處理些什麼流寇匪患簡直不太輕鬆,也正因為如此他從一個小兵一步步走到了現在劉濞的騎將軍的位置。
不過因為打了劉濞的臉,他的一切瞬間就沒有了。
看著幾位王爺憋著笑看著自己劉濞頓時就更加氣惱,隨後又補了一句。“給我打斷他的一條腿。”
彷彿說完這句話劉濞找回了自己的面子,頓時感覺自己氣都順了不少。
“家將不知禮數,諸位見笑了。”
“哈哈哈,哪有哪有,只是年輕人不懂事罷了。”楚王劉戊上來給他打了個圓場。
其他幾位見此也是連連點頭,“是極是極,年輕人不懂事罷了。那裡有老哥這高瞻遠矚,我們是要以正義之師名義清君側,區區小子竟叫我等行如此齷齪偷襲之事,實乃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