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裡縣每家每戶都流露著豐收的喜慶。本來王允的食戶都快絕望了,但是這波爾多液的效果卻是出奇的好,糧食基本沒怎麼受到傷害。

至於那些不屬於王允的食戶則是沾了王允的光,因為波爾多液的效果很好。王允也本著能幫就儘量幫一些的原則,然後就又製作了很多波爾多液分發給一些比較近的民眾。

好在這個時代的病蟲耐藥性不是那麼優秀,波爾多液最終不負眾望給他們留下了寶貴的食物。並且今年糧食的產量是往年的整整三倍!王允也沒有騙眾人,最終他也只是和陛下一樣對他們三十稅一。

這是眾人意料之外又感覺情理之中的事,王家的富碩他們之中很多人都是瞭解的。現在的王家鹽紙的生意遍佈全國,而且價格都不便宜。再加上味精、桌椅、鐵質炊具商品需求的不斷增加,還有就是酒樓已經開到他國去了。現在的王家已經不能用日進斗金來形容了,若說日進十鬥金他們都相信,甚至更多!

不過眾人只知道王家進錢,卻不知道出錢。在王允推出這些產業以及鹽紙的遠銷的當月王允就賺了億錢,不過隨即這些錢立刻就被他投到了臨邛、平陽以及淮南(安徽)。臨邛的鐵,淮南和平陽的煤他都是以後要大力開發的,所以他在這些地方投入了大代價。這其中投入最大的莫過於淮南,因為那裡有王允的造反岳父啊!所以王允大力的投資都放在了淮南,同時也是為了打探淮南的訊息。

每隔四十天學校就會從鄉里找十五到二十歲的人去學校裡學習,當然一切都是自願原則。一開始很多人都是不願意去的,因為總覺得自己年紀大了都有家室了還去上學丟人。可是當王允的第一批“高年紀”學生畢業以後王允立刻給他們安排了工作。

就是為王家打理店鋪,或者叫掌櫃更合適。基本只要從王允學校畢業的這些“高年紀”學生,差不多每個月最少都是兩百文,是他們賣力氣的四五倍,而且做得好還有提成。年終的時候若是你的店鋪賺的錢最多還有獎金,雖然還沒有到年終,但是大家相信王允說有就絕對有!

自從第一批“高年紀”學生畢業以後眾人看見他們那可是看在眼裡酸在心裡,不過又想到當初是自己不願意去的也無話可說。

但是隨著第一批的畢業很快學校就開始招收第二批了,這讓眾人很是興奮,一時間大家都蜂擁而至,甚至並非王允食戶也來到這裡求學。王允有教無類,對此也沒有在意。不過這次卻是有了考核,讓很多人唏噓不已。

雖然大家很不滿意,但是還是好好的坐下來了。識字的直接透過,不識字的就需要王允自己交談了,一天天的問的王允口發乾。

自從吃了這個虧王允第二次就沒有給全部的人都安排出去了。一些人優秀的人他留下來當了老師,工資和那些掌櫃差不多。

七個月來高年紀的學生畢業了五批,對於這快的老師也有了十幾位。對此王允大手一劃,“大漢商學院”就交給了這十人,自己則是掛名校長。他們也從小學裡面分了出去,有了一個自己的教學地,同時也開始擴招生源了。雖然擴招了,但是王允也說過以後會不會為他們安排工作還要看自己的表現。

而那些已經畢業的人很大部分則帶著王家的鹽和紙行走在各國之間為王家不停的撈著錢。

看著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打算按部就班的發展的時候王允也舒心的笑了起來。正當他準備去臨邛看看的時候,一則訊息讓他驚出冷汗。

“陛下親自為梁王駕車!”

本來這是沒什麼的,劉啟和梁王劉武親近天下都知道。但是王允卻是知道天下都不知道的,看過漢武大帝的他知道接下來的劇情。

不久後,劉啟削藩了!

想到這裡王允悻悻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去臨邛嘛,放一放也不是不行。槐裡才走上正軌,我還是觀察觀察的好。我王某人絕不是怕兵荒馬亂的自己出意外。對!一切為了槐裡!”

當學校下班後,旺財也很準時的來到辦公室接王允回家。

因為商學院的分離,現在王允下午的課已經很少了,這也是他可以有時間在這裡思考整整一章的原因。(我絕對不是水字,只是交代交代接下來的劇情,hhh。)

回到家王允就感覺好像有點不對勁,今日李氏居然沒在門口接自己?自從王允的在學校開始上課以來李氏每天都會準時在門口接自己,那怕狂風驟雨或者烈日炎炎都不曾缺席。不過今日風平浪靜李氏反而不在了,這讓王允感到奇怪同時有點失落。在習慣了一個人對自己很好,突然那個人不在了還是會感到心中少了點什麼。

沒多想,王允跨門而入走到大廳。

“也沒在?”王允低喃,按照李氏的脾性不應該啊。

隨便拉了一位下人問了一下才知道自己老爹回來了,兩人現在在後院聊天呢。

王允一聽頓時感覺自己失去了寵愛,“啊,心好痛。”

隨後帶著點慍怒的對旺財說到。“走,旺財,去後院!”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