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槐裡的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日感悟:愛一個人的正確開啟方式,“別讓他為你擔心。”
果不其然,一大早王允才起床客棧老闆便告訴他張湯找他。張湯的父親長安丞是鄉里也算有頭有臉的人家,以至於大家對他家裡的人都不陌生。更何況張湯審鼠的事就發生在不久前,老闆也去看了下自然認識張湯。
一見王允從樓上下來張湯立刻走了過來。“見過侯爺,昨日我與家父說了侯爺找我的事。家父同意我和你去學習,不過每個月我需要回家一次彙報我的學習情況,假如我沒有什麼長進的話家父就要我回來。”說著他不好意思的撓了撓後腦勺。
王允想想也覺得正常,張浦好歹也是一位長安丞,再加上張湯很有做獄吏的天賦,他一定想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可能他並不希望張湯和自己去槐裡,不過皇帝的玉就放在哪裡他還是給王允一面子好點。
陸陸續續的來福以及司馬相如和衛家一家人也起床了。
來福旺財起床看見王允已經出了房門了,頓時覺得自己沒盡到做奴才的本分。主人家都起了,自己還在睡,再加上王允還只是個孩子,兩人頓時就覺得十分羞愧。
王允也看出了他們眼裡的羞愧,不過王允也沒說什麼。自從自己練了這個易筋經和太極拳後他不止一次感覺到自己的不同尋常,雖然只有五六歲,但是他感覺自己一天最多可能只需要睡六七個小時即可,再加上他每天都是打三四遍太極拳才出門,所以不打拳的時候起的都非常早。
以前都在路上大家都睡的不安穩所以都起的比較早,現在一睡安穩了來福他們起不來也很正常。
吃過早飯後,大家辭了客棧帶著張湯便回槐裡去了。六七天後,槐裡的一排排老槐樹出現在了他們的眼前。
看著眼前熟悉的場景,王允只覺得心裡莫名的也起了些許起伏。雖然只在槐裡生活了半年,但是他也能感到自己對這個地方起了牽掛。也許是牽掛自己現在的母親,也許是牽掛那幫對自己感恩戴德的淳樸農民,也許是牽掛自己那些還未完成的或還在進行的產業。
懷著不是太平靜的心情,馬車緩緩的向著他的家駛去。
。。。。。。
因為王允在三天前長安時又去看了一下店鋪,王允叫店鋪裡回槐裡拿鹽的人給李氏帶了他要回來的訊息給了李氏。自從李氏吃了早飯便一直在門外等候,為此她還專門在門口生了一個小火烤著。如若不是怕自己出門去接王允讓人會認為王允不孝,她甚至想自己去槐裡郭門口哪裡等王允。
遠遠的三輛馬車不急不緩的向著王府駛來,李氏遠遠的就看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同王允一起去的阮獵戶在駕車。簡單的吩咐下了下人把火撤下去,收拾了自己的儀容李氏站在門口目不轉睛的盯著三輛馬車。
很快王允他們便到了王府。
王允還在車上透過車窗早早的就看見了站在王府門口的李氏。此時的他心情是十分開心的,“還是有媽媽好。”他在心裡想到。
“阿母,我回來了。看看,我都沒瘦,還壯實了很多。”下車後的王允跑到李氏身邊秀了秀自己沒多少的二頭肌,然後又跳了兩下表示自己很好。
作為一名合格的直男,他也不知道怎麼對愛護自己的人表達自己很好,所以就用了這個看起來很滑稽的方法。雖然有點憨,不過想來自己只是個孩子應該也沒啥問題。
李氏看著王允健健康康的對自己耍著寶,心裡的擔憂頓時卸下。輕輕的把王允抱了起來,“我知道,我兒子這麼聰明一定會沒事的。”不過其中夜裡多少次的擔憂以及自己這些天的茶飯不思她卻是絕口不提。
兩母子很默契的把自己活的最好的一面都給了對方,至於自己的的苦都選擇了在對方的面前遺忘。一個選擇不想讓對方擔心,一個選擇不然對方知道自己為他的擔心。
很快李氏也注意到了從馬車上下來的衛家一家人和張湯。
思考了片刻她確定自己不認識眼前這幾人,問到王允,“他們是?”
“他們吶,我在平陽侯府那裡看見的一家人。因為我覺得他家的衛青是個人才我就想要衛青,不過衛青捨不得和家裡人離開我就將他們一家人都帶來了。”
“至於那個小屁孩叫張湯,他父親是長安丞,他是來這裡和我學習怎麼那些阿拉伯數字和那些演算法的。”
李氏也對王允的阿拉伯數字和運算有些許瞭解,不過她卻沒有深入學習過,只是知道。聽了王允的話她點了點頭,雖然自己覺得這些東西不應該輕易交給外人,不過反正都是王允的就隨便王允吧。
但是衛家一家以及張湯聽了王允的話就感到很懵。
衛家“公子不是你要我們一家的嗎?我三哥不是舔著臉追隨你你才要的嗎?”
張湯“侯爺咱們不是學獄法嗎?這個阿拉伯數字是什麼鬼?”
不過幾人都沒有說話,只是在心裡感到莫名其妙。相處了十多天他們也差不多熟悉了王允,這個侯爺雖然不著調不過確實是實打實的有才。
在這些天張湯也如願要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原來面對面起衝突會捅在右肋的是左撇子才能做到,至於所謂的密室更是不值一提,王允隨隨便便便給他製造了三四個“密室。”
所以他也不管王允怎麼說了,自己能學到東西就行了。
“好了好了,阿母別問這些了。我快餓死了,從早上到現在都沒吃東西呢。”
果然聽了王允的話李氏頓時也沒在關注幾人。
“那,來福你安排一下他們吧。府裡這個月又擴建了很多,你熟悉一下看著安排吧,我先帶公子去吃東西去了。”說完李氏抱著王允便進去了,對於來福處理這些事她還是很放心的。
他們在長安那一個月王府的大小事宜都是來福在打理,不僅打理的井井有條。甚至在從長安送來的那一批奴僕到了他還很有主見的提議擴建王府,看了他的來信王允母子兩人就同意了。他們回來一看確實建的也還不錯,清一色的都是用燒製的紅磚青瓦,該有的物品也沒少。
“我看那個小丫頭長的還不錯讓他給你當丫鬟好嗎?”抱著王允走在路上的李氏突然對王允開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