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農業問題不能張口就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啪!”
鐳射筆動了一下,另外一面牆上面都是所謂的秸稈還田後場景,剛剛說話的年輕人一陣不可思議。
“不是說深耕埋下去麼?留在表面上應該不行吧……”
“啪!”
陳琦峰再次切換畫面,農機春耕犁耙勾著一片片的秸稈翻出地面,出苗期不斷有小苗被這些碎屑壓在底下,嚴重的影響出苗率。
還有因為秸稈是打碎,而不是進行發酵處理,上一年秸稈上面積累的病蟲害直接順著秸稈傳播到新一年的農作物上面。
農民只能加大農藥的使用量,又是一個令人無奈的惡性迴圈,所謂的農業專家給廣大農村地區設計的所謂合理化建議就這樣坑了一批批百姓。
“高總,我建議你把徒弟們和我一樣送到農村去調研一下,別說什麼張口就來!季總售賣電動汽車的時候都知道分割槽域進行售賣,而不是大水漫灌全中國!所謂的農業專家對農業進行建議的時候有幾個東西是自己研究出來的?”
“百分之八十都是從美國中西部大農業區的經驗照搬過來的,不同溫度,不同處理方法!廣大黃河以南區域做到秸稈還田問題不大,多雨,高溫利於植物纖維的發酵。過了長江這些植物纖維發酵速度更快!”
“在廣大東北地區呢?春夏秋冬各佔三個月,九個月時間秸稈不能進行降解作業,夏季農作物遮蓋在土地上面,太陽又無法給土地合適的溫度,秸稈的植物纖維分解速度連廣大南方地區四分之一的分解速度都達不到!所以推而廣之的大水漫灌農業理論在我們廣大北方農村地區不能使用!”
“你們一幫年輕人發散思維比較強,這次開會結束後去開始去農村調研,回來給我看調研報告,最好能夠給我合理合適的方案,然後我們根據方案設計配套機械,而不是拍腦門,都聽明白了麼?”
對著廣大年輕設計者,陳琦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有些人直縮脖子。
尤其那些沒種過地的年輕人,甚至有人想要辭職,至於農村出來的年輕人,如果不是看在啟元集團的待遇上,此時也就辭職了。
從農村出來回到農村,在這幫人看來本來就是丟臉的事情。
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老師就告訴過這幫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做農民!’
潛移默化之中,農民已經成了社會最底層,最差職業的代表。所以大凡有一點的能力的年輕人都被逃離農村的思想指導離開了廣大農村。
農村的空心化,老齡化並不意外。
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季東青才大膽的把公司接下來的重點定在了廣大農村,智慧化農機並不需要專業的拖拉機手。
簡單設定立馬能夠自己進行自動化操作,陳琦峰也按照季東青的要求對農機的作業系統進行了最佳化,除了語音輸入命令之外,手機和農機進行互動也已經打通了。
買農機贈送智慧手機,農民坐在田間地頭就能夠給農機發號施令已經成了可能,季東青的所有產業最終在智慧農機上面都得到了應用。
“陳總,我這裡有一套方案,您看看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