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試製】(第1/3頁)
章節報錯
嬴扶蘇帶著親兵去了一趟上郡的武器工坊。
將從月氏國帶回來的鍊鋼配方,送到了工坊裡。
經過詳細的試驗和比對。
月氏國的百鍊鋼,果然是比秦國的百鍊鋼配方要更加成熟。
這其中,尤其以淬火液和摻碳配方最為重要。
秦國雖然在滅六國之後,吸收了不少韓國和楚國的冶鐵技術。
但是在淬火液的發展上,是比較落後的。
還是以冷冽的河水為主。
淬火效果並不好。
月氏國的淬火液配方,則是用牛羊馬匹的尿液,混合著牛羊的油脂。
對於鋼材的淬火效果極佳。
嬴扶蘇向上郡的武器工坊提出,能不能擴大鐵兵器的生產規模。
給更多的騎兵更換鐵製兵器。
但是上郡武庫的寺丞卻說,根本做不到。
百鍊鋼需要千錘百煉,要反覆進行加熱和鍛打。
太過於耗時耗力,僅僅以秦軍鐵劍為例。
一柄鐵劍,就需要兩名熟工,耗費半年多時間才能製成。
這其中消耗的木炭,是青銅武器冶煉的很多倍。
如果大規模製備鐵器,上郡根本沒有那麼多木材來製作木炭。
而且,上郡的鐵礦石,品質不佳,很難大規模得到上好的鋼材。
少量生產,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想要大規模量產,卻根本沒法做到。
無奈之下,嬴扶蘇只能從秦軍鐵劍的形制上先入手。
透過改變形制,來減小施工的難度。
秦軍鐵劍的形制,其實仍然還是沿用了類似於青銅劍的樣子。
劍身細長,橫截面卻是八面形的結構。
在結構堅固的同時,可以做得很長。
但是青銅劍是透過鑄造和打磨在製造的。
而鐵劍卻需要反覆鍛打,才能夠做成那個樣子。
無形中,其實是增加了很多加工的繁瑣性的。
先秦時期,大軍作戰最主要的兵器還是長戈和戰戟。
尤其是步軍作戰,重盾和長戈才是主流。
只有大量的騎兵作戰,才會開始重視短兵器的使用。
所以這一時期的短兵器,大部分還是以劍的形式存在的。
而劍本身,更多隻是貴族身份的象徵和貴族們使用的器物。
在價效比上,其實是大打折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