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手弩啊!

就算是放在現代,用步槍在這個距離上,也很難打中正在展翅高飛的飛鳥。

能有這樣槍法的,都是兵王。

放在秦代,這種本事可以被稱為百步穿楊!

扶蘇讚許地笑道:“嘿!說的沒錯!嘖嘖,你小子這個悟性不賴呀!”

年輕騎士被嬴扶蘇一誇獎,臉紅了起來,有些不好意思。

其他親兵則恍然大悟,紛紛說道:“不錯!這攻敵所必救,果然是很重要的!”

“長公子英明!”

“這就跟戰場搏鬥是一樣的,出手就要往敵人最要害的地方攻去!”

那箭法有點神的年輕騎士又好奇地問道:“長公子,這只是最重要的第一點啊。那第二點是什麼?”

嬴扶蘇笑著說道:“這第二點啊,比第一點還要厲害百倍。”

親兵們立刻安靜了下來。

嬴扶蘇繼續說:“這第一點,攻敵所必救,相當於總綱。只是一個前提。其實你們想想,誰打仗不是攻敵所必救呢?如果只是這麼簡單的一個‘攻敵所必救’,那麼圍魏救趙還遠遠談不上千古奇手。這第二點,才是真正的精妙之處!正是有了這第二點,魏國才真正被齊國兩戰打得一蹶不振。而我大秦也才能趁勢東出,一報當年少梁之戰和河西之戰的大仇!”

這一下,不光是親兵們,就連鐵騎校尉和呂季,也豎起了耳朵。

他們也很好奇。

圍魏救趙和圍魏救韓的故事,兩人都是聽過的。

龐涓和孫臏的恩怨,更是廣為流傳。

鐵騎校尉曾經多次聽上將軍蒙恬提起過那兩場戰鬥。

而上將軍蒙恬,也對當年齊國打的那兩場仗很是推崇。

可上將軍蒙恬似乎也僅僅只是說過類似於‘攻敵必救’的話,卻從沒提起過什麼第二要點。

校尉百思不得其解,這圍魏救趙的重點不就在圍魏嗎?

還有什麼?

而呂季是齊人,自然也是聽很多人說起過當年孫臏先生的那兩場仗的。

甚至很多人都是參與過那兩場仗的親歷者的後人。

對於圍魏救趙和圍魏救韓那兩場仗的很多細節,呂季比在場的所有人都要了解。

可他也只是隱隱能夠察覺到這戰術的高明。

但具體高明在哪裡,卻又總結不出來。

呂季畢竟只是個商人,並不是將軍,也不是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