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長公子說‘一位偉人’,親兵們便好奇地問到底是誰。

而嬴扶蘇卻並不作回答。

親兵們紛紛議論起來,這位偉人到底是誰?

有的人說是上將軍蒙恬;有的人說是始皇帝陛下;還有人猜測可能是先王秦昭襄王。

嬴扶蘇卻岔開話題,說道:“剛才你們也講了圍魏救趙的故事。當年孫臏這一手,的確是十分厲害的。而這圍魏救趙啊,總結起來最厲害的地方,則是有兩點!”

親兵們都更加好奇了起來:“長公子,是哪兩點啊?”

鐵騎校尉看著這些親兵積極求問的樣子,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他當然看得出來,長公子這是在教這些親兵們。

這樣的氣氛,簡直是一派其樂融融。

長公子仁厚,從來不拿這些親兵當死士、輕兵對待。

這是這些小傢伙們的福分!

校尉甚至有些羨慕。

若是當年自己剛當兵的時候,遇到長公子這樣英明的將軍帶領。

恐怕自己現在應該已經是蘇角、涉間這個級別的裨將了吧?

校尉比蘇角,還要早兩年從軍呢。

當年要是有人這麼教自己那些人,可能很多同袍兄弟,都能活下來。

會少死很多人。

嬴扶蘇笑著對親兵們說道:“這圍魏救趙的第一點,便是要攻敵所必救。孫臏當年圍魏救趙,圍的是哪裡啊?那是魏國的國都!嚇得魏王緊急派人去向龐涓求救。最後逼得龐涓不得不放棄圍攻邯鄲,回援魏國,這才解了趙國之圍。”

親兵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呂季在一旁,也暗自點頭。

這‘攻敵必救’是孫臏先生的先祖孫武所著《孫子兵法》中的話。

此時用在總結孫臏先生圍魏救趙那場仗,卻非常恰如其分。

一個年輕的聲音響起:“長公子,我明白了,咱們現在就是要去攻打匈奴的都城,單于庭。這就是攻敵所必救!這樣一來,頭曼那老賊,就不得不放棄圍困我秦國大軍,而回來救援單于庭!那麼咱們大軍就有了突圍解困的機會!”

嬴扶蘇扭頭看去,是一個年輕的騎士。

這名騎士他認得,是孟榆手下的一名騎士。

在從上郡往九原郡的路上,這個年輕騎士和另一個八字鬍的騎士打過一場,卻不敵。

而那個時候,扶蘇還專門給他割羊肉以鼓勵其努力。

但最讓扶蘇印象深刻的,卻是這個年輕騎士箭法有點神。

百米外,就能將騰空而起的一隻信鴿給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