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彭國富簽下彭家水庫這處荒山、荒地、荒水庫,已經算是很便宜、很便宜、相當便宜的了!

當時,簽約之後,還以為是撿到寶了呢!

父子倆接連興奮了好幾天。

畢竟,當時花了一萬塊錢,換來了一處佔地、佔山、佔水,總共近萬畝的地方使用權期限長達60年。

不是撿到寶,是什麼?

然而,當時父子倆卻不知道。

他們已經被當年的村集體給套路得死死的了。

那時候的村集體談判人,故意放了彭國富一週的鴿子。

說是嫌價格給得太低,需要再談。

一來二去,彭家父子倆就陷進去了。

再然後,雙方把合同一簽,錢一付。

一切都變了味。

因為整片山林需要保持原始的生態環境。

所以,除了水庫以及水庫邊上那十幾畝平地以外。

其餘地方,均不可利用。

這就造成了,數萬畝的簽約劃地,僅僅只能利用兩百畝左右的地方來進行產值。

再加上當年養殖初期,彭國富將兩萬斤的魚投放進了水庫裡。

然而,經過半年養殖,進行打撈上來的時候。

彭國富、彭山河父子倆卻傻眼了。

兩萬斤的魚,投放進水庫裡。

不到半年打撈上來,卻僅剩幾百斤的魚了。

就此事,彭國富、彭山河去找村裡的人詢問,找村集體負責人理論。

最終,在他們父子倆不懈地努力下。

得知了這個水庫底下,有許許多多飯碗大小的溶洞。

連線著地下暗河。

這才導致了魚兒流失的罪魁禍首。

也正是那時,彭家倆父子才知道,他們被套路了。

……

魚是養不了。

所以,父子兩隻能另謀出路。

那便是開墾荒地。

最終,在倆人艱苦奮鬥下。

十幾畝的荒地,被兩人一鋤頭一鋤頭給變成了能種植的“沃土”!

不過,當時用“沃土”這兩個字來形容那片荒地,還為時過早。

因為在農村,人們將新開荒的地,叫“生茬地”。

生茬地,也就是指以前從來沒有種植過糧食作物的荒地。

這些荒地,大多是在一些貧瘠的山坡或是河灘,土層淺,砂石較多。

而彭國富、彭山河父子倆承包的那片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