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備戰S2—俠客軍(求推薦票、求收藏啦)(第1/2頁)
章節報錯
上面一些玩法看過後,真正讓蕭灑頭疼的是官方最新發布的S2新玩法—俠客軍。
俠客軍:
1.換圖霸業兵連禍結達成後,玩家可以選擇成為俠客軍。
2.成為俠客軍要求君王殿達到9級,同時不是盟主或君主。
3.成為俠客軍後,無法再回復非俠客軍身份。
蕭灑推測下賽季的俠客軍很可能是以下三類人。
首先第一類就是戰敗盟,S2是多區合區,很可能形成多打少的局面,當全盟被俘虜,被打敗的時候,在S1只能選擇淪陷,要麼再起和同盟成員繼續戰鬥,要麼就投敵,當個25仔。而俠客軍的出現,讓這些戰敗盟有了新的曲線救國的方式,起兵,成為俠客軍,以俠客軍的身份復仇。
其次第二類人就是嚐鮮黨,由於這是新出的模式機制,對於大部分三戰的玩家沒有體驗過,玩膩了S1每天打城打架的成員,想體驗點新生話,自然就會輕易的起兵,成為俠客軍。
最後這第三類人,就是同盟組織的或工作室有規模組織的官匪。這一類相對少,但是一旦有這種俠客軍,官匪結合,對其他區的勢力無疑是最大的。
俠客軍的出現很可能改變整個遊戲的格局。
S1的三國志戰略版,是六州勢力,多方聯盟之間的博弈,最後合縱連橫,進行大規模的戰役,最終決出一個勝者。
S2俠客軍的出現,很可能會導致戰敗勢力,直接落草,打敗戰勝盟,同時還會夾雜著各種私人恩怨,導致棄遊玩家增多。
再來說說俠客軍的特點。
只佔用一塊地的大本營,被拆掉耐久後,損失少部分資源然後在本州隨機位置重生。
每過24小時可重新起兵調整位置,可遊擊到相鄰的非資源州;48小時可遷城,僅消耗各資源10萬。
大本營徵兵時間大幅度縮短(40%),行軍士氣消耗降低(40%),建造營帳時間大幅度縮短,體力上限增加(正規軍為120,俠客軍為150)。
入侵資源地可不用連線地直接入侵,豪奪別人20小時該地的資源產量,入侵造幣廠、工坊、主分城等可獲得大量資源。
無論是否友好或者結盟,俠客軍玩家都可互相借地,均為可連狀態。
與正規軍玩家部隊交戰後,勝利或者平局均可獲得部分資源。
俠客軍可隨意渡河,不被碼頭阻攔。
戰鬥獲勝是俠客軍獲取資源的主要方式,佔領的土地對於俠客軍而言沒有任何收益,雖然奪取建築會有一定的獎勵,卻遠遠不足以支撐日常的用度,之所以要不斷奪取高階建築也是為了吸引仇恨達到戰鬥的根本目的。
攻陷玩家主城、分城等行為雖然可以獲取鉅額的資源,但是相應付出的代價是數倍於普通戰鬥,更不用說面臨扎堆的正規軍。
每一次的勝利基本獲取資源量在45w左右徘徊(根據對方最大3萬兵力計算)。由於資源的獲得不會像戰功計算一樣嚴苛,對方損失的兵力為最主要的參考因素。
換言之即使是擊敗了鋪路隊、器械隊,也能取得較為不錯的資源收益。
所以在蕭灑的想象中,會有眾多的俠客軍在主要的路口堵路,並且他們遷城是不需要金珠的,正規軍遷城還要500金珠,他們只要過了24小時就可再次起兵,48小時再次遷城。
對手太強了?換個地方就行,就當做隨機旅遊,到處觀光,非常之BUG。
這個俠客軍玩法,讓蕭灑感到苦惱。
來到指揮群,詢問眾人的看法。
蕭灑哥:兄弟們,S2賽季說明看了沒?有什麼想說的嗎?
Tshy:只想對策劃比個中指,這是人能想出來的?
安安寶寶:早有所料了,看看隔壁某土之濱的玩法,S2土匪玩法是必然的,就是該怎麼防止其他區轉匪,或者是如果我們戰敗了該考慮是否轉匪。
曹當家的:沒到最後一刻,都不要說出轉匪的這種話,我玩過你說的率土之濱,土匪也就那樣,只要預防好就行。
的確,俠客軍也有著不小的劣勢。
俠客軍缺點:
除本身建築加成和城池加成外,無額外的四種資源產量,想要追求可持續發展,需不斷入侵掠奪,所以花在遊戲上的時間增加,且要不斷地換地進行遊擊。
銅幣來源有限,僅三種途徑:每日民居產量加稅收、軍勢商店兌換、掠奪造幣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