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考察(第1/2頁)
章節報錯
按照慣常的想法老譚和王淑蘭應該睡一起的,倆人分開一年多了,能不想嗎?
但老譚確實沒叫住王淑蘭,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知道王淑蘭要是想留下是不會走的。
他不是死皮賴臉的人,她也不是沒男人不行的女人。
說實話王淑蘭累了。
她是在昨天趕時間從呼市把周曉梅的母親接到北京看病的。本來應該是周曉梅回呼市接她母親,奈何中間出了點事沒回去成,被王淑蘭好心加熱情的代勞了。
王淑蘭去呼市的時候沒想到周曉梅和張立國的合同籤的這麼快,她原打算在呼市逗留兩天和張宇、燕子、黃麗娟他們聚聚的,結果只匆匆的吃了頓飯就開始拉著周曉梅的母親往回趕。
開了九個小時車到家時已是晚上,今天早上起來又開始坐飛機往鄭州趕,一路疲乏,晚上吃飯的時候就控制不住的打了好幾個哈欠。
人是情慾動物,但得懂得節制,要不然也不行,總不能明天早上倆人都起不來吧。
呵呵,說笑了。
話說回來王淑蘭和老譚是老情人的那種,都不再年輕,一個五十五,一個四十七,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更多的是心情,情慾已不太佔主導。
男歡女愛雖是人之常情,但也分年齡段和時間段,這個不說大家也能明白。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點,八點左右老譚和王淑蘭來到中原店,他倆來的有點早,員工還沒上班,打更的老漢給開的門。
倆人進到店裡,老譚習慣性的去了廚房,王淑蘭直接檢查前廳。
整個廚房分兩部分,前面是冷盤和餃子明檔,後面是熱菜廚房。
老譚最先進的是冷盤明檔。
店大,冷盤檔也大,功能區齊全。有滷水燒臘區、刺身區、拌菜區和水果區。每個功能區的裝置設施都齊全,不亞於高檔賓館。
老譚心說話這一個冷盤區都快趕上阿巧的一個廚房了。
他開啟燒臘滷水區的一個保鮮冰櫃,裡面的保鮮盒擺的齊齊整整非常規矩,完全符合五常管理。從這點上看杜紅利的管理是到位的。
他把貼著“滷水鵝頭”標籤的保鮮盒拿出來開啟,裡面有不下三十個擺放整齊的鵝頭,滿滿一盒。這種情況在阿巧是不允許存在的——頂多可以剩五個。
原因很簡單——原材料只有賣出去才是效益,沒賣出去只是降低質量、增加成本。
老譚把滷水鵝頭的保鮮盒扣好放回保鮮櫃,從裡面又拿出一個裝鵝翅的保鮮盒,開啟一看和鵝頭的情況差不多,也是滿滿一盒。
做餐飲的朋友都知道,只要是滷水的東西超過三十六小時沒賣出去就沒了新鮮度,也沒了口感,繼續賣的話就是在砸自己的招牌。
老譚拿出一個鵝翅聞了聞,憑經驗判斷已經超過四十八小時了,也就是說是前天滷的,兩天時間沒賣出去。
這種情況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酒樓生意確實不好,沒那多客人;二是操作人員沒責任心,圖省事一次性滷多了。
把這兩種情況綜合到一起是廚房對出品的把控不到位,造成人為的質量降低和成本浪費。直接後果是滷成品的東西積壓不新鮮,客人不滿意,以後百分之八十不來了。
老譚沒再檢查其他的保鮮盒,把保鮮冰櫃的門關上後直接到了拌菜區。
拌菜區的情況幾乎和滷水燒臘區的一樣,不同的是這裡大多數是形成刀工的半成品,浪費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