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姍的哥哥叫喬剛,喬家就他們兄妹倆兒。父親早年在政府工作,母親是醫院大夫。

喬剛年輕時有工作不上,是社會閒散遊民。這也是那時候的正常現象,家裡條件好的孩子都不愛上班,加上改革開放,都學著下海賺錢。

喬剛無事可做,整天和一些狐朋狗友瞎轉悠,後來聽人家說倒騰假古玩賺錢,於是就跟著倒騰起來。

還別說,他對古玩有天生的悟性和鑑賞能力,真賺了不少。

八九年末,帶著一批古玩來到東北,先是在吉林甩手一些貨,後來到省城,準備賺一筆的時候被人黑吃黑抄了底,不但沒賺著錢,還被追殺。

當時古毅在省城火車站倒票,有一號,很多人給面子。

適逢年底,車票緊俏,喬剛想逃出省城,只能摸黑找票販子。不知咋地就找到了古毅,古毅聽了喬剛的訴說後二話沒說給弄了張去蘇州的火車票,並親自送上車。

說實話這事古毅沒放在心上,幾年後就忘了。

可以這麼說,古毅救了喬剛一命。

喬剛全身回到蘇州,記住了古毅這個恩人。八年後,喬剛發達,並且是不一般的發達。所謂人不能忘恩,幾經周折找到古毅。那時古毅在呼市和孫於聰在一起,喬剛想要古毅到蘇州和自己一起幹,被古毅婉言謝絕了。

古毅在省城商會做事,之後商會在蘇州的一切業務喬剛都大力幫忙,要不然孫於聰也不可能在蘇州站穩腳。

當然,救喬剛這事古毅掛口不提,孫於聰不知道,還以為喬剛是古毅以前混社會的哥們兒呢。

孫於聰在蘇州站穩腳後開始做買賣,古毅常來打理,於是透過喬剛認識了王姐和閻總。

“你古哥血性,為王姐擋過一刀。”閻總接過王姐的話說。

那時王姐在經濟調查科工作,經手一個案子,很複雜,牽扯到很多人,甚至有個別人被雙規了。

一天喬剛從廣州回來請喝酒,有王姐、閻總,古毅。四人喝完酒從飯店出來,有人拿刀捅王姐,古毅先發現的,毫不猶豫的擋在王姐身前。

事後兇手承認要捅的是王姐,並且是捅死。

古毅命大,兇手捅偏了,紮在肚子上,留下個刀疤。

這些事古毅沒和老譚說過,透過這點可以說他倆是同類人,對一些做過的對別人好的事覺著沒啥,是個人都會那麼做,不值一提。

比如老譚火中救人,放過蘇婭弟弟,還有對小慧母女的照顧,以及對小軍兄妹

在他看來這都是正常事,沒啥說的。

事放在自己身上這樣想,聽別人的故事就感覺不一樣。

比如今天,聽王姐和閻總講了古毅過去的事,老譚幾乎改變了對古毅的看法,感覺其形象光輝,誇張點兒說都有些偉大,同時覺著自己沒交錯人。

閻總指著古毅對老譚說:“我和他沒過命交情,純是奔著他這個人來的。我和喬剛打小玩到大,沒說的,他朋友就是我朋友。”

“你古哥行,義氣,講究。別看在蘇州沒待兩年,但人緣好,朋友多,到哪辦事都好使,都給面子。”王姐說。

“主要不是有你們嗎。”古毅頭一回謙虛。

接下來兩天老譚和古毅走了蘇州幾家東北菜館,吃了幾家本地有名的飯店,對當地的餐飲文化有了初步瞭解。同時去了原材料市場,考察了價格,綜合下來對阿巧來蘇州的第一家店做了定位。

由於孫於聰沒回來,店面的事還定不下來。當然,合適的店面很多,主要是先和孫於聰談了,他回來之前也就不考慮別的。

幾天考察下來有些累,對吃的也失去興趣——每天都吃,甚至一天吃五頓。

這天喬姍打來電話,叫倆人到他哥家轉轉,然後一起去塘西古鎮遊玩。

提到塘西古鎮老譚馬上想到了自己小舅子。小舅子就在那,結婚的時候沒去,現在去看看也挺好,算補禮了。

老譚一共有倆小舅子,大小舅子在北京,小小舅子在南京,居住在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