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廚藝大賽(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是廚藝大賽的重頭戲——熱菜比拼。
開賽前李爽找到正在和評委們聊天的師父,說自己恐怕講解不了熱菜。老譚叫她找忠清去,這事他不管,自己只是個看客。
李爽噘著嘴找到忠清,忠清說就你了,昨天講解的挺好,按昨天講的來就行。李爽來氣的說講砸了別怨我。
比拼的第一道菜是規定菜品“鍋包肉”。
鍋包肉在阿巧各個店的銷售一直名列前三,每個店日均三十九例,單店最多能達到一百二十三例,是北京中央廚房店開業那天創的記錄。
由於鍋包肉是熱銷菜,並且老譚早就把這道菜的做法統一了,所以五個師傅的出品幾乎一模一樣,實在不好評分。
最後評委主席(餐飲協會會長)不得不求助於老譚,叫他分個好壞。
老譚把五盤鍋包肉各嚐了一塊,最後長沙師傅勝出。
接下來是地方菜比拼。
省城師傅做的是“農家炒乾菜”,北京師傅做的是“小衚衕炒肝”,呼市師傅做的是“羊肉炒鮮粉”,長沙師傅做的是“小炒黃牛肉”,蘇州師傅做的是“龍井蝦仁”。
五道菜分別是五個區域賣的火的地方菜。比如“農家炒乾菜”曾一度在省城穩居銷售榜榜首,“羊肉炒鮮粉”一度連著三週賣到售罄。
“農家炒乾菜是阿巧自主研發的一道極具東北特色的菜品,從推出之日起就受到客人的好評。”李爽開始了講解。
“農家炒乾菜裡面有幹豆角絲、幹葫蘆絲、幹黃花菜、幹貢菜和幹茶樹菇。五種乾菜經過漲發、初熟處理,然後放在一起用老東北家常菜炒法炒制,俗稱‘巴拉巴拉’,炒出來的菜乾菜味十足,滋味濃郁,不但充分體現了東北特色,還具有農家風味,有返璞歸真、迴歸田園的氣氛。
小衚衕炒肝是北京的一道名小吃。咱們老百姓進京,可以不吃全聚德的烤鴨,譚家館子的黃燜魚翅,這些都太貴,真吃不起。
但小衚衕炒肝、老北京滷煮、小腸陳是必須得嚐嚐的。
咱家北京店的師傅們各個會做小衚衕炒肝,並且做得都賊好,用北京話講那叫個‘哏兒’!”
一句東北土得掉渣的“賊好”,再加一個京味兒的“哏兒”,把現場所有人都逗笑了。
“羊肉炒鮮粉是呼市地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一道極具地方特色的菜餚,其實這是道老菜,只是一直默默無聞的潛伏了。
這道菜選用的是當年生的羔羊肉,切片直接生炒。粉必須是鮮粉,乾粉條漲發的炒不出效果。鋪以幹椒段、紅蔥頭、土芹菜,出鍋前再加把香菜,味道就出來。
這道菜看著土,但確實好吃。羊肉嫩而不羶,粉條軟孺筋道,不管是吃飯還是下酒,絕對好菜!”
經李爽這麼一講,羊肉炒鮮粉馬上勾起了大家的興趣。
她接著繼續介紹。
“小炒黃牛肉,這道菜不用我介紹大家都熟悉,湖南代表菜,長沙名店炊煙時代曾把它做到了聯合國,從此名聲大振,全國遍地開花。”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龍井蝦仁”,介紹前李爽衝幾位專業評委微笑一下,然後清聲道:“幾位老師都是蘇幫菜的魁首泰斗,在您們面前介紹龍井蝦仁有些班門弄斧,有不對的地方請及時指正。”
幾位評委微笑頷首。
“龍井蝦仁是是江浙一帶的代表菜。這道菜將茶飲與蝦仁融合,整體清新軟嫩,蝦仁玉白、鮮嫩,茶葉清香、色澤雅麗。蝦中有茶香,茶中有蝦鮮,清口開胃,回味無窮。
蝦仁選用太湖裡的白蝦最佳,白蝦體型大,肉體飽滿,做出來夠個兒且晶瑩剔透。龍井當然是咱們的西湖龍井,清香淡雅,回味悠長。”
五位師傅的菜品做的都非常好,極具技術含量,可見其功底深厚。
經過一番評審,呼市師傅做的“羊肉炒鮮粉”獲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