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發人深思(第1/2頁)
章節報錯
老譚確實把周曉梅當接班人培養。
這倒不是因為他倆的親戚關係,而是周曉梅具備這方面的素質。首先是形象好,自帶氣場,渾身上下有股女強人的勁兒。幹工作敬業,一心樸正的,這一點整個集團的人都服。
她頭腦冷靜,遇事不慌,有大將風度。人品還好,熱心腸,在員工中口碑極佳,用國家選幹部的標準講有群眾基礎。
在對外部事情的處理上分寸拿捏的準確,頗受好評。
最主要的是有心胸格局,鍛鍊兩年的話能挑起阿巧這個大梁。
當然,老譚說的培養接班人不單單指自己的,而是整個管理團隊的。用管理的話說——當領導後繼無人,企業發展沒有下文,蕩然無存。
今天你能被老闆器重成為管理者,看的是你的優秀和能力。當成為管理者後,看的不再是你多優秀,多能幹,而是在你的管理下員工多優秀,創造了多少業績,有沒有帶出像你這樣的接班人,讓企業發展後繼有人。
當然,很多管理者把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當成經驗和心裡的底線,為了官位不讓手下人超過自己,這樣雖能保住一時位置,但其發展也止步於此了。
都喜歡當領導,當之前得知道什麼是領導。
領導,領袖和導師,既能帶著團隊往前衝,還能為人師表、培養人才。
隨著二零一七年元旦鐘聲的敲響,人們告別了忙碌的、滿載收穫的二零一六,邁入了嶄新的一年。
元月五日,週四,農曆冬月初八,小寒。
蘇州城南雲霞路中央廚房店的二樓小宴會廳張燈結綵,阿巧餐飲集團本年度年會將要在這裡舉行。
我們看看都有誰。
豔華和老譚就不必說了,張宇、燕子一家三口昨天從海南趕回,今天早早到了這裡。
省城那邊在張麗和張向東的帶領下來的有各個店店長、廚師長,外埠撫順、錦州、鞍山的三個合作店老闆也來了,還有總部的財務總監徐姐、餃子總監王紅、服務督導小鳳以及廚務總監忠清。
內蒙這邊有周曉梅、王淑蘭,各店店長、廚師長,廚務總監楊志軍和服務督導圖雅琪琪格,集寧店老闆黃麗娟。
年會在蘇州舉行,古毅、喬姍自然成了東道主。
現在蘇州開業的是五家店,籌備中兩家。年後喬姍再開一家店打算收手,準備精心打理自己的五家店,不再擴張。
古毅明年的計劃是開三家店,同時開始往杭州發展。
照這個速度再有兩年阿巧能遍佈蘇杭二州。當然,這是理想中的計劃,誰也不能預測中途會出現什麼情況,也許更快,也許夭折。
隨著歡快的樂曲響起,蘇州五家店選出的二十名女服務員,身著江南水鄉的服裝用一個優美的舞蹈拉開了年會帷幕。
接著,財務總監徐姐彙報了整個二零一六年的運營情況。在這裡我們不做詳細描述,總體上三十二家店總營業額為兩億八千萬,整體毛利率51%,純利率14%,收入可觀。
接下來是論功行賞。區域經理、店長、廚師長、廚務總監、服務督導都拿到了沉甸甸的紅包,從他們臉上的笑容可以看出內心的喜悅與激動。
付出就有收穫,大地從不吝嗇對勞動者的慷慨,企業永遠給那些忠誠敬業有能力的人滿意的回饋。
整個頒獎過程老譚沒有參與,他只是安靜的坐在臺下看著,臉上帶著微笑,眼裡有著潮溼。
他的心情是激動地、欣慰的。怎麼說呢,看著一家小餃子館從無到有,然後經過五年的風雨發展到今天年營業額達到兩個多億,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作為創始人和執行者,能不激動嗎?
十年前,二十年前,他只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窮小子,到陌生的城市討生活,想要擺脫貧困不再窮,掙錢娶媳婦成家立業,不叫母親愁腸。
雖然也躊躇滿志,但沒想到有今天的成就,或者說壓根兒不敢想。
二十年呀,人生有幾個二十年?說句實在話做的行了,雖不是功成名就,但也算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