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兒子老譚也驕傲,只是內心有著愧疚——陪兒子的時間太少了。

“打球也行,身體好。”雅茹說著把衣櫃門關上,很自然的坐到老譚身邊,問:“你最近身體咋樣?”

“挺好,沒啥事。”老譚說。

“降壓藥想著吃,對了,張麗咋樣?”雅茹問。

“恢復的挺好,沒啥事了,瞅著和正常人一樣。”

“那還挺好”

雅茹雖然知道老譚和張麗的關係不一般,有時候心裡泛酸,但善良的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心軟。

說起來雅茹離婚已經五年,來阿巧也四年了。無論在省城還是呼市,還是現在的蘇州,她用善良和熱心腸獲得了一眾的好名聲。

她就像個家姐,對誰都那麼照顧,有她的地方總會盪漾著脈脈親情。大家都親切的稱呼她“雅茹姐”,連歲數大的也這麼叫她。

四年來她帶出不少徒弟。憑心而論,呼市各店的餃子師傅差不多都是她帶出來的,在這方面可以和王紅比肩。

好名聲加上好人品,讓她收穫了不少讚譽。有幾位單身的大齡師傅向她發出求愛訊號,都被她用淡淡的笑和煦而委婉的回絕了。

不是說那些師傅不夠優秀,而是她還沒有再找個男人成家的打算。這倒不是說要孤老終生,她打算先掙幾年錢,攢點積蓄,給自己一個硬撐依靠。

不是說社會太現實,情況在那擺著,一個離了婚的女人手裡要是沒有點錢,就是再婚也不硬撐,說話都得仰著臉矮三分。

話說回來,雖然離婚了,但兒子是親生的,現在是不用自己管,有爺爺奶奶呢,等成家立業的時候當媽的能不拿錢嗎?

得給兒子攢點兒錢,可能不多,但得攢。

當然,不打算找男人的原因有兒子的因素在內。兒子已經有了後媽,她不想再給找個後爹,那樣有些對不住。她想等兒子成家立業的,到時候找個老實厚道的人消停的過完這輩子。

我們也許會問,她對老譚有意思嗎?兩個人能不能再續前緣,把青春中的愛情繼續?

答案是否定的。雖然她說過自己相中的男人別人不能碰,但其中感慨的成分居多,也是應景而發。她不能,也不會去破壞老譚的家庭,相反更希望他過得好。

已經成年人了,青春所噴發的愛情枝丫即使沒有作果,也不會再次吐露漿汁。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懵懂的少年時光、潮氣蓬勃的青年時代、成熟穩重的中年和回首往事的老年。一個年齡段有一個年齡段的特點,到哪個年齡段會自然而然的用哪個年齡段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待人接物和處理事情。

這是一個無形的法則標準,對每個人來說沒有逾越性,只有遲來或晚走而已。

雅茹心中有兩個老譚,一個是年輕的,自己的初戀;一個是現在的,成熟了的男人。當看不到、或者是失眠難以入睡的時候,年輕的老譚會在眼前浮現,思緒也會飄飛到二十年前,幸福的回味著愛情的甜蜜。

當和成熟了的老譚在一起時,感覺似乎已經走完了只有自己知道的愛情之路,幾經跋涉,幾經風雨,像過日子一樣終於穩定下來。

看著他心暖,目光如妻子看丈夫,也如妹妹看哥哥,還會像姐姐看弟弟。總之沒了愛情的熾熱,多了親人的關懷與溫情。

是的,親人,就是這種感覺。

雅茹看看時間已經十二點了,站起來準備走,走前囑咐道:“換的衣服放床頭了,脫下來的放洗衣機裡就行,我明天洗。”

“嗯,知道了。”老譚答應著。

“困了,我回了。”

雅茹推門出去,又回過頭說:“早點睡,少看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