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會發生太多如或者電影、電視劇中美好的、令人驚喜的橋段。

生活是現實的,真實存在的。我們會在某一時刻陷入到對美好的憧憬和感動中,但真正要面對的卻是實實在在的日子,和離不開的柴米油鹽。

百靈鳥一般的聲音來自東院的一個花季少女,此刻她正坐在輪椅上,帶著一臉純粹的水一般的清純,沉浸在歌聲的餘韻中。

少女身邊坐著箇中年女人,嫻靜端莊,一看就是有文化素養的那種人。似乎是被歌聲打動,或者是歌聲勾起了她某些回憶,眼裡竟有著淚花。

這座院子沒有四合院大,雖小門小戶,但乾淨素雅,夜色中顯得寧靜溫馨。

“阿美妹妹還想聽嗎?”額爾敦隔著牆提高聲調問。

“想呀,你再唱。”百靈鳥的聲音清脆的飄過來。

悠揚的馬頭琴聲再次響起,一首呼倫貝爾大草原從蒙古漢子額爾敦嘴裡唱出。人們再次沉浸在美麗的歌聲中,彷彿到了草原,看到了成群的牛羊、碧綠的湖水和藍藍的天空

夜深。

老譚喝了口雅茹泡好的茶,對在整理衣櫃的雅茹問:“雅茹,東院的小姑娘咋回事?”

“你說阿美呀?呵呵,是不是又聽額爾敦唱歌了?”雅茹笑問。

“嗯”

“她愛聽額爾敦唱歌跟你說,咱們住進來的時候人家就在這住,是老戶”

東院阿美家一年之前一直是租出去的,一家人在城南的樓房住。不幸的是厄運降臨,阿美在上學路上出了車禍,左腿壓斷,右腳沒了,從此便坐上輪椅。

爸爸媽媽為了女兒出行方便,就從樓房搬回這裡。

老譚他們來的時候雖知道東院有人住,但從沒見過面,自是不知。

額爾敦來了後,一次酒後趁興拉起馬頭琴唱歌,那天阿美和今天一樣,跟媽媽坐在院子裡乘涼,被琴聲與歌聲吸引,傳過來百靈鳥的聲音。

打那以後彼此便認識熟悉起來,額爾敦每次拉琴唱歌,阿美都在牆那邊聆聽,並給與讚美。

這就是世間的美好吧。

“你見過阿美嗎?”老譚問。

“見過。”雅茹說:“挺文靜的,和她媽長得像。她媽是老師,她出車禍後就沒上班,一直在家照顧,對了,她媽老家內蒙的。”雅茹說。

“噢他爸幹啥的?”

“做買賣的,在絲綢街上有個門市。”

“她現在還上學嗎?”

“沒有但挺聰明,我挺喜歡。”

雅茹說完笑了,一臉的賢妻良母。

看著雅茹,老譚把思維拉回眼前,關切的問:“你兒子高二了吧?”

“嗯,開學高三。”說起兒子雅茹臉上泛起了幸福表情,說實在的,兒子是她的驕傲。“你兒子該上初中了吧?”

“是。”老譚說。

“你兒子聰明,學習肯定好。”

“呵呵,聰明是聰明,就是不學習,整天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