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遺憾(第1/2頁)
章節報錯
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長災的。
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崩潰。
俗話說三分病七分養,全在有個好心態。癌症不是不能治,大多數患者是嚇死的。
話說回來,病沒長在誰身上誰不知道,心態再好,意志再堅強的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也不好受,需要調整一段時間才行。
天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
到啥時候有個好心態,不說百毒不侵,至少多活幾年。
半月後,張麗經過複查後出院,回家養著。
由於是子宮摘除手術,身上還掛著尿袋,看上去很滑稽。
老譚這段時間忙省城這邊的工作,每天抽時間看她,陪著說說話嘮嘮嗑兒,排解寂寞,調整心情。作為朋友,能做到的也就這些,剩下的就是祝早日康復。
有病人心嬌,容易發脾氣,動不動提出些無理要求,老譚有耐性,都一一滿足。比如剛給拿了蘋果,張麗又說不想吃了,要吃桔子。等桔子拿來又想吃蘋果,老譚就又去拿蘋果。
每次老譚走的時候張麗都捨不得,要鬧上一小會兒。不是說自己病了沒人照顧就說沒人搭理,再不就無來由的掉眼淚,可憐巴巴的。整的老譚不好受,沒一個小時出不了門。
豔華也常去看張麗,老譚問豔華她走的時候張麗鬧不鬧,豔華說不鬧,挺好的。老譚苦笑,看來這鬧是分人呀。
不管怎麼說張麗一天天好轉,很快撤了尿袋,看著和正常人一樣了。只不過身子還虛,需要慢慢調養,每天的藥不斷,隔一個星期去醫院複查一次。
這期間古毅來電話說房子合同簽了,八年的。五月十號交房子,問老譚啥時候過去。
老譚看省城這邊沒啥事,一切都四平八穩有序進行,張麗也一天天好轉,就和豔華打了招呼,然後去了蘇州。
五月份,王淑蘭的集寧店和錫林浩特的第二家店相繼開業,包頭兩家店和赤峰店正在裝修,預計七月份開業。
張宇和周曉梅盤下了呼市開發區的一個飯店,也開始裝修。
張向東在省城談了兩家合作店,分別在渾南和大東,準備八月份開業。
一直跟阿巧合作的向總,現在是內蒙省城兩頭跑,趕著裝修。這些店夠他忙活的,當老譚問他蘇州的店接不接時他馬上搖頭,叫老譚在當地找裝修公司。
看來向總的發展攆不上阿巧了。
周曉梅在呼市,孩子在老家,當媽的難免想孩子。
過了年她打算在呼市買套房子,把父母接來,這樣能天天見著。只是父母捨不得老家老院,遲遲沒答應。
現在天氣暖和了,老人似乎和天氣似的開了竅,同意了。於是在王淑蘭的幫助下在金橋店附近買了一套二手房,三室兩廳,精裝修,拎包入住,很快把父母跟孩子接過來。
兩位老人開始不適應,睡覺總找炕,出門提心吊膽的,怕找不回家。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習慣了,尤其父親,在家的時候喜歡下象棋,還愛喝兩盅,很快透過下棋跟樓下老頭兒熟絡起來,還交了兩個酒友,沒事就到餃子館喝兩盅。
兒子小剛和小影上一個幼兒園,兩位老人每天早上送,晚上接。
小影、小剛同歲,兩個孩子很快成了好朋友。小影嘴甜,成天哥哥、哥哥的叫,跟在小剛屁股後轉。見著小剛的姥爺姥姥也跟著叫姥爺姥姥,小丫頭會哄人,兩位老人也喜歡。
有時候倆孩子玩戀了,出了幼兒園也要在一起,小影就央求來接的爸爸叫她跟小剛回家。每到這時候小剛就在一旁為小影求情:“曹叔叔,叫小影上我家吧,我倆一起玩,不調皮,明天我倆一起上幼兒園。”
小剛的姥爺姥姥也說叫孩子去吧,兩個小傢伙在一起也是個伴兒。
於是小影就成了家裡常客,倆孩子常常把客廳鬧得天翻地覆,兩個老人笑呵呵看著,不但不生氣,還好吃好喝伺候著,晚上睡覺一人摟一個。
這就是生活,看著平淡,卻有滋有味。
曹家棟自打上飯店上班之後,雖然掙的比以前少,但穩定,到月開資,生活有了保障。
最大的好處是每天早上能給孩子做飯,小軍吃完了自己上學,他收拾完送小影去幼兒園。下班後有時間接小影,小軍也放學了,一家三口一起到家,他做飯,小軍寫作業,小影玩自己的。
當坐到飯桌上看著倆孩子香噴噴的吃飯時,他的心是甜的,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