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喬姍打發司機來接老譚和古毅。

喬家在蘇北老城,那裡有一片保護很好的古建築群,在過去是有錢人家住的地方,普通百姓住不起。

來到老城,繞過兩條街,上了青石板路。向前走了一會兒,在一處古色古香門前擺這兩個石獅子的府邸前停下。

棗紅色大門,白色院牆冒著黑瓦,深宅大院。

門樓上寫著兩個大字:喬府。

有點像電視劇裡的喬家大院。

喬姍早在大門前恭候。

古毅和老譚下了車,喬姍笑著上前招呼,引著二人進門。

“我哥這是六進院子,早年有錢人住的,沒咋改動。”喬姍介紹道。

“這院子有年頭了,應該清朝的。”老譚看著進門的風水牆說。

所謂風水牆,又稱門封,是離大門三丈的一堵牆。牆面有雕龍描鳳的,也有畫山水風景的,作用是擋著後面的主屋,人們在大門外看不見裡面的情景。

“清朝的,二百年了。”喬姍說。

繞過風水牆,正面是二進院子的茶水房,左右兩邊為廂房,在過去是給門房住的,也就是看家護院的居所。

往裡走是三進院子,屬於主屋,兩側也有廂房。

院子中間是一假山,假山旁種著花草。有的花開著,紅的粉的都有,很是喜人。

“我領你們參觀一下。”

喬姍引著進了會客廳。

廳內擺設古雅,古色古香,牆上掛著幾幅字畫,案几上擺著古玩,都是真品。就連坐的凳子也有些年頭,純古董。

喬姍介紹說這宅子儲存的好,在整個蘇州找不出幾座,所以很多導演拍古裝劇都到這裡取景拍攝,只是後來有個演員以為桌子上的茶壺是假的,不小心打碎了,著實叫喬剛心疼不已,才不再接待劇組了。

“沒叫劇組陪呀?”古毅開玩笑的問。

“陪?咋陪?都是朋友介紹的,哪好意思,再說演員也賠不起。”喬姍笑道。

“我上回來的時候記著院子裡有鶴了。”古毅說。

“是有了,在這得單人伺候,地方小,不好養,送回鶴園了。”喬姍說。

老譚心說真是有錢,養鶴,還鶴園?還來不是一隻,是一群。

往裡走是四進,現在叫客房,過去是家眷住的地方。房間是過去格局,外間飲食裡間起居,有圓床土炕,唯一現代的是空調,還有牆上的照片——都是一些有名演員和喬剛兄妹的合影。

再往裡走是後花園,面積雖不大,但廊廳閣榭、假山魚池、花草樹木都有,雅緻溫馨。

花園東側為六進,在過去是下人們住的地方,包括車馬圈、碾坊、米房、庫房等等。

真是深宅大院,一圈轉下來近一個小時,這還是走馬觀花,細緻看兩個小時下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