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周曉梅的電話時老譚剛從拙政園回來,今天店面交接,古毅找來一家裝修公司,一起看了看,定下裝修方案。

電話裡周曉梅說了員工介紹人來給加分的事,老譚覺著挺好,叫她拿個方案出來,同時給出幾點建議。

介紹來的員工必須工作滿三個月;

必須認可阿巧的企業文化;

不許拉幫結派,介紹來的員工不許和介紹人在一個店裡工作。

雖然缺服務員,但寧缺毋濫,越是這時候越要謹慎,看著不近人情,但得為長遠打算。

根據老譚的建議周曉梅很快做出方案,用郵件發給豔華和老譚,然後在高管群裡討論,大家都覺著挺好,可以執行。

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服務員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蘇州店是阿巧進軍南方的第一家店,老譚格外重視。把李爽和小高兩口子調過來,李爽任蘇州地區總經理兼店長,小高任廚師長。

餃子這塊準備調王紅了,後一想王紅得坐鎮省城,不能動,於是把雅茹調過來,她呼市的工作由孟夢接替。

餃子在原有的基礎上開發了一個本地口味的藕餡餃子。

藕餡餃子早就有,所謂開發,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進東北餃子工藝,使之主味突出,清香與肉香兼顧,不但本地人愛吃,東北人也喜歡。

冷盤這塊兩條腿走路,在省城調過來一個師傅主理東北風味,同時招聘一個本地師傅做本地冷盤。

廚房開放式的,這個不能改。

菜品自然以東北菜為主,大部分原料從省城發貨,比如酸菜、蘑菇、粉條、蟲草雞等等。為的是原汁原味,地地道道。

李爽、小高、雅茹這些人過來之後不能總住賓館,的解決住的問題,同時也得給員工租寢室。蘇州這邊房租高,古毅找了兩天也沒找到合適的。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沒做飯店之前,一個人日子,咋過都行,花錢從來沒在乎過。如今做了飯店,錢像水一樣往外花,也知道節儉了。

恰巧法院工作的王姐在拙政園附近有個老房子,離飯店近,之前租給一個做絲綢生意的朋友當庫房了。現在人家不做了,房子閒著。

王姐跟古毅說房子有年頭了,平房,有點舊,但水電齊全,住人沒問題,要是不嫌乎拿去用,給點租金就行。

老譚起初覺著平房不方便,員工洗個澡啥的費勁,但人家說了,又不好拒絕,便叫李爽和小高跟著古毅去看看。

李爽和小高看完回來興高采烈的對老譚說地方太好了,不亞於北京四合院。

“師父,你沒看呢,地方老好了。”李爽給老譚介紹:“獨門獨院,院子挺大,對,這地方叫天井。一排六間正房,裡面啥都有,衛生間、上下水、熱水器都好使,還有書房呢。”

“是嗎?”老譚睜大眼睛。

“嗯。兩邊是廂房,都是五間,之前當庫房了。裡面有衛生間、上下水。前面八間門房,小點兒,但乾淨立整,當寢室一點問題沒有。”李爽興奮的說。

“四合院吧?”老譚問。

“對,就是四合院,超大的那種。”小高說。

“門前有條河,河上有橋,白牆黑瓦,江南人家。”李爽形容道。

聽他倆一說老譚有些心動,想去看看。於是李爽帶路,師徒倆走著過去。

這是拙政園園區保留的一處老宅子住宅區,有二十來戶,全都是過去的四合院,白牆黑瓦,小橋流水,綠樹盈盈,一副濃縮了的江南水鄉。

說實話,能在這裡住的的人家都是有背景的,非富即貴。看來王姐家不一般,不像表面那樣簡單。

古毅已經把裝修公司的人叫來,安排著裝寢室,見老譚來了,高興的說:“兄弟,這回全解決了,不但寢室夠用,咱倆的地方也有了。”

老譚四下看了看,和李爽說的一樣,六間正房,十間廂房,八間門房。天井寬敞,中間一個小花壇。整個院落乾淨立整,舒適雅緻。

“王姐有實力呀,把這院子租出去當庫房,厲害。”老譚說。

古毅道:“我知道的是她家老爺子有背景,她算紅二代。家就她一個孩子,父母頭幾年沒了。她也不在這住,不租出去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