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剛來,老譚啥也沒做,吃過晚飯後給林燕打個電話報了平安,在園區外溜達一會兒,袁姐沒在三樓住,說是公司內有幾個同事聚會,去街裡了。食堂服務員三十多歲,庫倫旗過來的,老公是個小包工頭,在街裡承包了一個小區的綠化,她經人介紹過來的。

她跟老譚說園區這以前是個墳場,兩年前建的時候政府動員老百姓遷墳,給了不少補償款,最少的都五千元。老譚有點奇怪,有最少的就有最多的,這墳還分三六九等咋地?服務員笑了,說有的是祖墳,好幾代都在這裡,自然多些,有的是單獨一個,就少些。還有很多無主的,把人骨頭挖出來裝進小箱,統一找了陰陽先生安排,集中埋在園區後面的野地了。

老譚心說這地方倒是陰氣重些,就看金星銅業的陽氣旺不旺了。

花了三天時間做完整體預算,袁姐拿著到廠內找領導彙報。

老譚沒啥事,溜達著到街裡轉轉。

來到最繁華的大街,有兩個大型商場,四家比較大的飯店,其中一家是內蒙地區的連鎖企業,叫浩翔餐飲,看規模應該是街裡最大的,有三千平,帶客房。

商場和大城市沒啥兩樣,唯一不同的是語言,這裡蒙族人多,大部分都說蒙語,尤其是賣貨的服務員,不但說蒙語,還穿著蒙族服裝,吸人眼球。

在這裡漢族人和蒙族人很好區分,看著臉色發黃,臉蛋上帶著幾根血絲的幾乎都是蒙族人,臉白的大部分是漢族人。

過了商場往前走是個轉盤廣場,轉圈的長條凳上做了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安靜的享受著陽光的撫摸。年輕人少些,一些孩子撒歡的跑著,不是傳來爺爺奶奶的喊聲。

廣場西側一個比較大的特產店很打眼兒,門口擺著一個馬鞍子和一把馬頭琴,老譚覺著新奇,走了過去。在門口看了幾眼馬鞍子,店門從裡面推開,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招呼老譚,意思是想買啥進店裡看,裡面的東西全。

進到店裡,裡面的東西很多,有馬鞍子、馬鞭、馬籠頭、馬籠頭配飾,還有各式各樣的馬頭琴,蒙古刀。

蒙古刀做的很精緻,不大,都帶著刀鞘,拿在手裡手感很好。老譚想買一把,一省思上火車過安檢的時候可能不讓帶,作罷了。

挨著蒙古刀是各式各樣的菸袋鍋,大部分是銅的,也有玉的。菸袋杆都非常漂亮,上面配著銀飾。老譚拿起一個帶著銀飾的棗木杆銅菸袋問多少錢,老闆說一千四,嚇老譚一跳,趕緊放下。

櫃檯上有用牛角骨做的梳子,看著挺好,梳子邊擺著牛骨刮痧板,老譚一樣選了一個,花了三十塊錢,然後從店裡出來。

沒來之前聽說這裡的牛肉乾出名,想買點嚐嚐,順便給兒子帶回去點。

園區酒店和賓館一時半會兒開不了,裝修酒店還得回省城買廚房裝置和餐具,以及桌椅板凳,各種燈具,估計明後天就得回去,現在正好有時間,買點特產帶回去。

賣牛肉乾的門市不少,走了幾家之後選中一家感覺不錯的買了二斤,順便買了兩盒奶糖。馬奶酒沒買,喝過一回不好喝。

老譚轉了有兩個小時,有些累了,也到了中午吃飯時間,找了一家蒙族餐館進去,心說來一趟內蒙必須吃一頓蒙餐才行。

說實話餐館的衛生確實不敢恭維,這要是在省城食藥局早給貼封條了,估計這裡是個鎮,管的不嚴。

看看菜譜,上面的手把肉六十八一斤,老譚跟老闆說要半斤。老闆直搖頭,說半斤做不了,至少一斤才行。老譚說一個人吃不了那些,要半斤還可以點幾個別的菜。老闆很固執,堅持半斤不給做。老譚沒辦法只好點了一斤手把肉,一個炒羊雜,一碗蕎麵撥面,半斤散白酒。

該咋是咋地,手把肉確實挺好,尤其是蘸著野韭菜花吃別有風味。羊雜炒的也行,按老譚的標準來說有點沒到火候,但羊雜絕對是水煮的,不像省城全是鹼發的,吃著一股尿素味。蕎麵條也很好,但不是撥面,老譚懶得計較,心想實惠的蒙族人也學會糊弄人了,估計老闆不是蒙族的。

散白酒還行,喝著順口,純正小燒。蒙族人愛喝酒,老闆不敢拿假酒對付。

吃喝完畢,袁姐的電話也來了,叫他回去。

打了一個計程車,上車後司機問去哪?老譚說去產業園。

司機笑著問:“不是本地人吧?”

老譚說:“不是,剛過來。”

司機很健談,和老譚嘮了一道兒,下車的時候拿出一張名片給老譚,說這裡很難打到車,想上街裡給他打電話,他來接,來回加兩塊錢就行。

老譚接過名片說聲謝謝,司機開車走了。

回到三樓,袁姐在房間等著,見到老譚高興的說領導批了,並對老譚大大的誇讚一番,說預算做得太細緻了,大到一個灶臺,小到一個口碟都清晰的標明數量和價格,一目瞭然,領導非常認可,說袁姐找了一個厲害人物。

老譚問:“咱們什麼時候回省城?”

袁姐說:“儘快,你先回去,我明天到總公司開個會,然後和財務把這事碰一下,最遲不超過五天時間,然後給你打電話,開始採購。”

“好,我明天回去。”老譚說。

袁姐說:“老弟,回家這幾天也有工資,你在家把咱們這邊需要用的人算一下,都多少工資,還有怎麼管理,怎麼運營,都做一下,最好做個文案,我給領導看看。”

老譚說:“行,這事交給我。”

袁姐說:“依仗你來了,要不然我啥也不懂,全靠你了。”

“沒事,我這不也是為了掙錢嗎。”老譚說完笑了。

袁姐辦事爽快大方,把老譚中午吃飯錢、連帶著來回路費給報了。老譚很感慨,心說還是大企業好,有錢呀。

第二天老譚直接回了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