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旗卡,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地處科爾沁左翼後期西部,東與吉爾嘎朗鎮、常勝鎮、孟根達壩牧場接壤,南與遼寧省彰武縣相鄰,西與庫倫旗交界,北與朝魯吐鎮、努古斯臺鎮和阿古拉鎮相連。

甘旗卡是中國的馬王之鄉,每年都舉行賽馬大會,並且亞運會上的賽馬冠軍就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譚巖懷著激動地心情坐了四個小時的火車來到這裡。走出站臺的時候不禁有些失望,沒有看到想象中的大草原,六十年代的火車站很好的保留了時代的沉重感。站前一條比較寬闊的街道,還是黃土路,街道兩旁一水的小二樓,有飯店、小旅社、商店、賣土特產的門市。

站在街頭往前看著,有一種回到老家鎮裡的感覺。

不禁苦笑了一下,心說真是越幹越迴旋,從城市幹到農村來了。既然來了,咋說也得看看工作的地方什麼樣,不能就這樣回去。

給袁姐打了電話,袁姐叫他在那別動,馬上開車過來。

十分鐘後,袁姐開著車來了,坐進車裡,往街中心駛去。

在車上袁姐笑著問:“頭一次來甘旗卡吧?”

老譚說:“頭一次。”

袁姐說:“我領你看看,車站那是老城區,落後,甘旗卡還是挺繁華的,就是小點兒。”

說著話車上了一條柏油路,往前走了三分鐘,街道兩邊出現了一排排樓房,有了城市模樣。又往前走了一會兒,往左一拐,進入一條相對來說比較繁華的街道。

袁姐說:“這條街是中心,最繁華的地方了,有點像三臺子,但沒三臺子大,咋說也是個鎮,不大,八萬多人,比較不錯了。”

透過車窗老譚看到兩邊的樓房,有幾家大商場,不少飯店,規模還不小。街上的人形形色色,有穿著時尚的青年男女,和省城街上的沒啥區別。有穿著民族服飾的,應該是蒙族人。還有進城的農民,夾雜在人群中不在少數。如果不是有兩旁的高樓陪襯,這裡更像一個農村大集。

“咱倆先到公司食堂吃飯,吃完飯去產業園。”袁姐說。

“行,聽你安排。”老譚道。

車駛出街道,過了一個大橋洞,又往前開了一會兒,就到了公司大門口。

金星銅業建在國道邊上,遠遠望去像一個巨獸一樣,應該是甘旗卡最大的企業了。老譚對金星銅業稍微瞭解一些,畢竟是自己家鄉省份的明星企業,不用特意關心,看電視新聞報道也能知道一些。總公司在遼中,這裡是內蒙古招商引資過來的,甘旗卡出地皮,總公司出錢,建立分廠,同時搞了個產業園,準備打造東北最大的銅產品交易市場。

吃飯的時候袁姐說產業園在國道北邊,佔地面積一百畝,基礎建設已經完事,現在有兩家企業入駐。規模還可以,就是位置有點偏,知道的人少,以後會發展起來。

吃過飯倆人開車來到產業園。

給老譚的第一感覺是荒涼。

偌大的產業園孤零零的坐落在荒野中,左右兩邊是低矮的樹林,後面是起伏不斷的荒沙丘,前面是連線內蒙與遼寧的國道,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高速路上的服務區呢。

首先是一個寬闊的停車場,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後面是長一百五十米的三層主體樓,分東西兩部分組成。西面是園區辦公的地方,東面是商業樓,也就是袁姐負責開發的部分。中間是大門,很氣派,上面寫著“東北金星銅業產業園”。

東面商業樓的一二層是門市,一共十八個,其中有三個租出去了。剩下的袁姐準備用五個做酒店,三個做超市,其餘的照常對外出租。整個三樓全部做客房,一共五十個房間。

把三層樓全部看完之後,袁姐對老譚說:“譚老弟,酒店賓館我沒整過,這回全靠你了,你明白,你整。”

老譚說:“袁姐,整沒毛病,主要是按什麼標準整呀?”

袁姐說:“客房按快捷酒店的標準整就行,現在工程部做上下水和衛生間呢,門也訂完了,過幾天到。酒店按著中高檔設計,主要是接待用,總公司領導來,接待旗裡和市裡的領導。散客不可能來,咱們這離街裡遠,除非是圖肅靜。”

老譚問:“是咱們自己裝修還是公司工程隊幹?”

袁姐說:“公司有專門裝修的,他們負責。”

“準備多長時間完事?”老譚問。

“十月中旬在跑馬場開那達慕,九月底必須開業。”袁姐說。

老譚想了想說:“三個月時間也夠,就看工程隊進度啥樣了,公司內部的難說,他們都按著正常點上下班,不像個人的為了賺錢加班加點。”

袁姐說:“這沒事,要是耽誤事我找大領導去。”

老譚說:“行,我先做下預算。”

“預算可以多做出點兒,別到時候錢不夠半道要錢,麻煩。譚老弟,你住三樓,已經收拾出一個房間了,我也住三樓。”

“好。”

老譚在這裡住了下來,開始做整體預算。

先說一下住的環境,條件不錯,單獨一個房間,有獨立衛生間和一個辦公桌,電腦也配上了。吃飯在園區食堂,跟辦公室人員一起吃。

美中不足的是這裡太偏僻,離甘旗卡街裡有兩公里,前面除了國道啥也沒有。左右兩邊離得最近的村子也在六里地開外。

既偏僻又肅靜,整個三樓只住三個人,他、袁姐,還有一個食堂的服務員。晚上過了六點園區下班,除了大門口保安室有個打更的外一個人都沒有,整個園區陷入一片死寂。

說實話比農村還農村,農村到了晚上家家掌燈有著煙火氣息,這裡根本沒有,還時不時的從四周的大野地裡傳來幾聲夜貓子的叫聲,聽著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