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山和豔華他們到甘旗卡旅遊,袁姐也邀請了小鳳過來玩兩天,小鳳欣然答應,同時把劉哥也帶來了。

一行人在袁姐和老譚的帶領下去了大青溝、孝莊陵、阿古拉公園、跑馬場,到這些景點遊玩一番,吃了烤全羊,手把肉,觀看了篝火晚會。

兩天下來大家玩的非常盡興,都有些意猶未盡。

燕子和豔華跟老譚說了要開個小飯店的打算,老譚分析說現在三臺子缺一家好一點的餃子館,開在松山路和北三臺子都行,面積最好在二百到三百平,總投資不超過四十萬,爭取一年時間收回成本,第二年營業保持在三百萬,能有六十萬的純利潤。

燕子和豔華沒想做這麼大的,她倆的意思是面積在一百平之內,投資別超過五萬。

老譚說:“八十到一百平的小店不是不行,也可以,每個月賣三萬塊錢大天了。小飯店成本低費用少,賺的錢也少,如果是夫妻店還行,兩口子一個月賺六千到八千塊錢,整好了一萬塊錢,夠過日子的。”

“如果兩人合作,操心受累的,掙不了多少。我說話你倆別不愛聽,俗話說買賣好做夥難搭,你倆現在是沒合作呢,等合作了意見保證有不統一的時候,整不好連朋友都做不成,因為個小飯店不值得。”

燕子有些不認可老譚說的,反問道:“開大飯店也是倆人合作,大飯店就行了?”

老譚笑笑,不想和她討論這事,那樣會打消倆人的積極性。

他說:“給你們說一下,二百多平的飯店在三臺子正好,不小不大,有散臺有包房,什麼樣客人都能接待。在裝修上多下點兒功夫,爭取讓老百姓進去二十塊錢吃飽,領導進去不感覺掉價,並且覺著還吃得挺好,這樣最好。”

他對坐在豔華身邊的老鄧說:“鄧哥是工段長,廠內工人這塊兒沒問題,都給工段長面子,能來吃飯。來了照顧照顧,加個菜抹抹零,打個折,一是拉主道,二來也給鄧哥長面子。”

然後看向李萬山和馮世民說:“李哥和馮哥保證大力支援,但你倆這官當的老百姓最煩村長書記,知道是書記媳婦開的飯店保證不去。”

“有一點好處,你倆吃飯有地方了。”老譚說完笑了笑。

雖然嘴冷,話不好聽,但是實情。

然後接著說:“李哥、馮哥你倆自己就有感覺,你倆請客吃飯,或者別人請你倆,能到小飯店去嗎?跟你倆吃飯的不是鄉幹部就是做買賣的,不是有錢的就是有權的,咋說也得找個檔次差不多的飯店才行,對吧?”

“燕姐、豔華你倆開小飯店,李哥、馮哥也不好意思把客人往店裡領,就是想幫忙也幫不上。他倆這資源還多,利用上才行。我建議你倆兒開個二百多平的餃子館,餃子利潤高,接地氣,客人一看餃子館也願意進。餃子老百姓吃得起,領導吃也不掉件。另外三臺子人上飯店三大特點:便宜實惠、餃子暖胃、酒水不貴,對吧?”

燕子和豔華點頭,其他人也表示認可。

當然,老譚只是個建議,最後還得人家自己拿主意。他只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用餐飲人的眼光透過對三臺子餐飲市場的分析給出個結論。

如果是他就幹個這樣的餃子館,開小飯店每個月掙七、八千塊錢還不如給人打工呢。

小鳳和劉哥也建議燕子和豔華按老譚的意思幹,只是這事涉及到錢的問題,又不是小數目,老鄧現在是積極表現階段,認可給豔華拿錢,老馮得合計合計。

“譚師傅,他倆要是開飯店還得請你幫忙。”馮世民略微思索一下,對老譚說。

老譚笑道:“這沒毛病,保證幫忙。包餃子的、廚師我都給配齊了,咋整我也教給你們,只要是人這方面我全負責,並且親自指導。”

李萬山哈哈笑道:“就等你這句話呢,她倆兒要是真幹你必須幫忙,到時候你就是總經理。”

老譚笑了笑,說:“總經理不敢當,顧問保證是我的。”

飯店這事沒馬上定下來,這也不是著急的事,就算定下幹了也得回去找門面、交房租,然後裝修、籌備,一番操作沒三兩個月下不來,這還得是痛快的情況下,要是房子沒有合適的,時間還得長。

第二天一行人準備返回省城,當天晚上老譚把在這裡新交的兩位朋友巴特和吳主任找來,大夥兒一起熱鬧了一下。

這次出來旅遊大家玩得很開心,也很盡興,欣賞了草原美麗的景色,領略了蒙族人的風土人情,吃到了嚮往中的烤全羊,也喝上了下馬酒。在篝火晚會上盡情的歡暢,在蒙古包裡舒心的享受。這一切都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以至於以後每天夏天都會到草原來遊玩一次。

送走了來自省城的朋友,緊接著旗裡的那達慕大會召開。由於這裡離會場兒十里地,很近,成了很多蘇木、嘎查代表隊吃飯住宿的地方,加上整骨醫院早就預定了,一連五天客房爆滿,餐廳爆滿,生意火爆,每天營業額四萬以上。

袁姐笑著對老譚說:“要是天天這樣就好了,我就把這包下來,自己幹。”

老譚說:“那得看以後發展,發展好了還行,發展不起來白費。”

袁姐說:“那可不,誰也說不準,這政策說變就變,一朝君子一朝臣。”

“忙完那達慕就消停了,不會有太多人過來,離街裡遠。”

袁姐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

事實也確實和老譚說的一樣,那達慕大會一結束,熱鬧喧囂的酒店頓時冷清下來,一連兩天,賓館每天四個人入住,酒店這邊一天三小桌,加一起沒超過十二個人,員工都比客人多。

這是意料之中的,老譚在那達慕的最後一天通知廚房少進貨,少備料,以防原料積壓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袁姐週末回家,說下週三回來,週一、週二去集團開會。

老譚去甘旗卡之後,林燕和兒子恢復了往日的生活。每天早上起來給兒子做早餐,吃完之後把兒子送到幼兒園,然後去上班。

只是下班到家太晚了,七點,接不了兒子。還是和以前一樣,隔壁李哥去接,他下班晚的話就嫂子去接。

兒子是李哥和嫂子從小看著長大的,非常喜歡,拿當自己家孩子待成。他家女兒嘉琪也喜歡這個弟弟,一天見不到都想。李哥接兒子的時候把嘉琪也帶上,到了幼兒園門口,等兒子出來看到姐姐會開心的奔過來,小姐倆兒手拉著手跟在李哥屁股後面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