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遇老鄉(第2/3頁)
章節報錯
比老譚年齡大,像個姐姐似的。當然,其中有感情的成分在內,如果不是喜歡和欣賞,單純的為了掙錢不至於去關東人家,也不至於來甘旗卡。
透過兩年多的交往合作,瞭解的不斷加深,知道老譚對家庭熱愛,負責任,對工作熱情敬業,對朋友講義氣,夠意思,做人做事大度豁達,叫人佩服。
願意聽老譚說話,很多道理在他嘴裡說出來簡單易懂,細品品真是那回事。同時在這個男人身上永遠不缺少激情,無論對生活還是工作。
唯獨對感情躲躲閃閃裝聾賣啞,再不就像小偷一樣逃跑,比兔子還快。
她能感覺到老譚只是把她當成普通朋友和姐姐,而自己也願意當這個姐姐。就像現在,很享受每天下班之後老譚拿著換下來的衣服找她,隨口說姐,幫我洗洗。
在他叫自己姐的時候感覺很親切,這個稱呼讓人不由然的在心底產生一種幸福的自豪感。
是呀,是他的姐姐,也應該是姐姐,這個稱呼還挺好。
在她的心中老譚是個很出色的男人,很感激他,在濱海無條件的幫了很多忙。說實話要是沒有他自己根本不會走上飯店這條路,也學不成麵點,現在也許在老家打零工呢。
是他讓自己學了一門手藝,有了技術,能掙錢養活自己。
他對自己有恩,人家不在乎咱自己不能裝不知道,做不了別的,在生活上照顧一下,當個好姐姐。
蒙餐包師傅,蒙族人,之前一直在街裡的飯店炒菜,家常菜做的一般,蒙餐做得非常好。來到這裡老譚給定的工資不低,四千五,比在街裡高出八百。
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覺著老譚人不錯,沒架子,手藝好,為人豪爽正派,是個朋友,有了結交之意。加上自己在這裡工作,歸老譚定管,和領導打好關係是有必要的,於是想請老譚吃頓飯。
他把自己的意思跟老譚說了之後,老譚立說吃飯可以,但必須他請,相見是朋友,相交是弟兄,不用來虛頭巴腦的,越實惠越好。
晚上老譚安排了幾個菜,把包師傅、孫海成、華清、王紅、冷盤師傅、圖雅琪琪格叫上,馬上要開業了,幾個主要人物坐在一起吃頓飯喝口酒,聊一聊。
包師傅有個表姐夫,姓吳,在甘旗卡整骨醫院當辦公室主任,正好這天給包師傅打電話姐夫小舅子倆人要一起喝點兒,老譚直接把這個吳主任也請了。
說一下甘旗卡整骨醫院,在全國比較有名,有些北京的領導都到這裡來進行骨頭矯正。
整骨也叫正骨。如果人腿骨折了,常規醫院是拍片,看看在什麼地方骨折的,然後牽引拉伸打鋼板固定歸位,最後後打上石膏繃帶養著,什麼時候骨頭長好了完事。
整骨醫院不這樣,醫生看完片子後直接用手在傷腿上進行推拿,透過手上的感覺判斷骨頭斷裂的位置,然後用外力使之復位,不用把肉皮子拉開給骨頭做牽引打鋼板,病人少受不少罪,並且不會留下疤痕。
這是比較普通的,厲害的是能夠給脊椎進行體外矯正,治癒了不少脊椎病患者,甚至不能走路的都能治好,不得不說是奇蹟。
據聽說這個整骨技術是院長家祖傳的,傳男不傳女,但可以傳給兒媳婦。現在整骨醫院最厲害的大夫除了胡院長之外就是他的兒媳婦。
甘旗卡也因為這所整骨醫院而出名,省城的、包括北京幾所大醫院的骨科教學實習基地就設在這裡,常年有實習醫生在這裡學習。
能夠在這樣的醫院當辦公室主任,不是一般人物,首先頭腦得靈活,會察言觀色,辦事麻利,什麼事都得考慮在領導前面,把領導服務週週才行。
酒店二樓包房。看著是一個十人位包房,其實可以容納三十人。
餐桌擺在靠窗戶的位置,餐桌前有沙發茶几,供人喝茶聊天。包房北面是音響裝置,大型液晶顯示屏佔據整個牆面的三分之一,比卡拉OK裡的顯示屏都大。
在包房裡可以吃飯喝酒唱歌,可謂是功能齊全。
此刻老譚他們正在喝酒。
坐在酒桌上一嘮嗑兒才知道,吳主任是遼寧人,和老譚是老鄉。當兵的時候在通遼,轉業後直接分配到整骨醫院當小車司機,由於人會來事,頭腦精明,很快得到領導賞識,當了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