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深山,老喇嘛(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晃兒五年未見老喇嘛,這次趁有暇隙,便進了山。
只是這次進山感覺不同。
以前也有柏油路面,只是到了外圍山口鎮子就沒了,現在卻修過了第一重低矮山巒,通到了裡面的村子。出了村子是黃土路,也比以前寬了許多,平整許多,小轎車可以通行。
黃土路上坡下樑,蜿蜒十數里,來到大山腳下。
到這裡小轎車就上不了山了,人們得需步行。
以前上山路是一條險峻異常的羊腸小道,得小心謹慎的爬行,現在卻寬了許多,四驅吉普可以行走,但坡度極大,依然險峻,稍有不慎就會墜入山澗,車毀人亡。
大德行至山腳平臺處,這裡有四臺高檔轎車停泊,上山路上有十幾個男女在艱難的緩慢前行,很是吃力。
看來這裡也被塵世中世人發現,來此敬香還願了。
大德起步上山。
路明顯是人工擴修的,全是碎石,應該被重型機械壓過,不怎麼硌腳。
走有半個小時,來到平緩處,路面寬了許多,靠山崖那停著一臺鉤機,並且上方不遠處還傳來機器的轟鳴聲。
鉤機旁是個已經修好小亭子,先前上山的十幾個男女正坐在裡面休息,看到大德都熱情的打招呼,大德雙手合十回禮,也沒休息,繼續往前走。
上山難,但比以前好走多了,以前是爬,現在是走。
一小時後,大德來到半山腰,被眼前的一片廟宇驚呆了。
以前這裡只是一處稍大的平臺圪嶗,倒也能建兩三間屋舍,如今被現代化機械推平填堵,建了廟宇,青磚紅瓦,很是壯觀宏偉。
大德站在廟前打量半天,沒有進的意思,只是看著裡面少許香客燒香磕頭,還有幾個喇嘛在忙碌著。
往廟宇後面山上望去,更高處,是大德所去之處,也是老喇嘛清修之地,那裡也建了禪院,只是沒下面廟宇這麼鋪排,簡單幾間而已,那個山洞還在。
看到這番景象大德心中感慨,真是什麼地方都脫不了塵世纏繞,明明一個清修之地,卻也有了現代的商業氣息。
大德慢行到山上老喇嘛的洞府前,有年輕喇嘛告知師父在閉關,若是行腳路過可以先到香客房暫住。大德微笑不語。洞中傳來老喇嘛的佛號,轉瞬,老喇嘛緩布從洞中走出。
老喇嘛引著大德來到禪院,在東首的禪房坐下,禮讓沏茶。
大德問:“下邊的廟是怎麼回事?”
老喇嘛說:“一香客牽頭建的,說來也是善緣。他本來靠打架為生,後來做了房地產,頗有錢財。前幾年突然患病,四處求醫無果,經人介紹來到這裡。我留他在這修行半年,鋪以推拿針灸,理瘀化氣,驅邪扶正,好了不少。
此人也是漢子,當時正值冬日,他每日山上砍柴,擔水做飯,閒暇時靜讀佛經,打坐修習,一來二去和佛結緣,竟有所悟,渾身病痛好了大概。不但如此,由於每天行走山中,與林為伴,吐故納新,高血壓、高血脂也沒了,健壯的像個小夥子。
病好後下山,把所有房子全賣了,只留下兩處家裡人住的,然後帶著資金和工人進山,開始修路建廟。建了四年,下面的廟才好。這裡原打算也要建的,我沒讓,只是建了五間禪房和二十間客舍,給前來的香客住宿。”
“那些香客也是奔著到這裡清修養身來的,誰叫你會治病了。”大德笑道。
“我這點醫術不值一提,和醫院大夫比起來差遠了。主要是這裡空氣好、水好,適合養生,加上到了這手機沒訊號,斷了訊息,心若是靜下來過一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病痛自然消除。”老喇嘛說。
“是這理兒。”
“修路建廟花費不少,到現在已經過億,大部分是那個香客拿的,他也引來不少香客,都拿了錢,少的十萬,多的百萬。不但有呼市的,南邊有福建、雲南、廣州過來的,北邊有省城來的。修路的鉤機、推土機、還有上下山開的吉普,是省城飛機廠捐助的,他們那兩個離休的領導在這待過半年,高血壓全好了。”
“你這成養生地方了。”
“差不多,到這來不收錢,都是自帶米麵吃食,香客房那有食堂,自己做。他們上山砍柴,挑水,順便也鍛鍊了,加上清淨,可以在房間裡修習佛法,凝神靜氣,自然養生了。若真是癌症還得去醫院治療,這裡不行。”老喇嘛實話實說。
“你這是功德無量。”大德讚許。
“何功何德,天地造化而已。山川流水,萬物皆靈,人心靜,歸於自然,拋去凡塵俗事,晨練暮修,自是養身。一切也是因緣,三十年苦修,了卻一樁因果。
從未碰過黃白之物,現在也碰了,只求香客們的錢財用在當處,莫汙了手腳。說起來好笑,修行至此,竟然給工匠們發起工資來了,也成了俗世中的老闆。”
大德、老喇嘛相對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