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收留蘇婭弟弟(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德講完見老喇嘛的事,對老譚說:“我看你身體透支,耗損嚴重,還有高血壓高血脂,這樣下去不行,屬於四十歲的人六十歲的身體,未老先衰。有時間應該去那裡養養生,調理一下。”
老譚也感覺身體狀況不是太好,每天忙飯店的事,只睡五個小時的覺,還得陪人喝酒,嚴重透支身體。他倒是想養生調理,可惜沒時間。
“有時間的吧,現在還撒不開手。”老譚說。
“拿起容易放下難沒什麼放不下的,有一天你放下得放下,不放下也得放下。早放下能鍛鍊一批好接班人,晚放下累死,到頭來還放不下了。”大德智慧的說。
“是這道理。”老譚點頭。
“你心不靜,想事太多,且家事不合,難免所累。世事一層紙,揭開了啥都明白。
夫妻本結髮,患難見真情。同林雙飛鳥,大難各自飛。人之本性。
父母是養育之恩,給命之人,生時多盡孝,莫愧良心。何為孝,色難,順者為之,做到足矣。
兒女是延續,有養育之責,將其撫養成人安家立業即可。多給子女留德,少給子女留財,此為正道。
朋友雖多,知己難尋。相交時與人為善,福雖不至,但禍事遠離,問心無愧即可。
所謂事業,若只重名利,也就是一樁有賠有賺的買賣,成了富豪又如何?依舊一日三餐,一睡一醒,且心中不安,實屬活不明白。
若當是一場入世的修行,無我相、無人相、無壽者相,即是菩薩。任何一個大成功者都是宅心仁厚之人,眼在人上,心在事上,做的是善舉,積的是功德。一日三餐可粗茶淡飯,一睡一醒自心安理得,當屬活明白。”
老譚喝了口酒,然後把酒杯慢慢放下,苦笑了說:“可惜我還做不到這些。”
“所以你身體不好,你是看到了沒看明白,想做了怕亂了章法規矩。何為法?就如何為道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存在著。莫著相,有時候放下也是為了更好的前行。”大德說。
老譚若有所思的點頭,陷入到沉思之中。
從觀音寺出來,小雨仍在纏綿著,空氣中有著雨的味道和泥土氣息,還有樹木的清香。
老譚坐進車裡,告訴司機去海東店,然後便點上一根菸,開啟車窗,細細的雨絲飄進少許,帶著清爽的空氣。
轎車在馬路上不急不慢的向前行駛,透過雨霧,街道兩邊商戶的燈已經亮起,預示著夜晚的來臨。
這個城市,經過一整天小雨的洗滌,在夜晚迎來了一片霓虹的閃爍,像一位打扮入時的美女推開家門,給人眼前一亮的激動與企盼。
轎車駛入西關南街,在一家叫“塞外食府”的飯店前停了下來。
飯店裡沒多少客人,很冷清。
飯店老闆在上個月決定把飯店出兌,張宇過來談了兩次,大致定了下來,準備月底接手。老譚來過這地方,但沒仔細看過,今天正好有空,準備進去看看。
下了車,由於是小雨,也沒打傘,緊走幾步進到裡面。
整個飯店一層樓,四百平,左邊是散臺,右邊是包房,後面廚房。格局不錯,老譚就喜歡這樣一層樓的店面,可以做明檔廚房,衛生乾淨、通透明亮。
看有客人進來,過來一個三十多歲的服務員問老譚幾位,老譚說不吃飯,進來看看。
“你是老闆的朋友?”服務員問。
“嗯,朋友。”老譚應承著。
“老闆不在,打麻將去了,你給他打電話吧。”服務員說。
“不了,我看一下就走。”老譚說。
服務員也沒再問,轉身往吧檯走去。
老譚先在散臺區看看,然後進了一個包房,出來後準備去廚房,想想算了,心說反正已經兌下來了,人家老闆還不在,不看了。
在他準備往外走的的時候,突然從廚房跑出一個人來,嘴裡罵罵咧咧的,很是氣憤樣兒。這人看到老譚不禁一愣,馬上住了嘴,並且低了頭。
老譚也是一愣,隨即笑了。
這人是蘇婭的弟弟——那個紮了老譚一刀的莽撞小夥兒。
只是不知道他咋跑飯店來了,看樣是在這裡工作,因為身上穿著廚房的工作服。
“你在這幹?”老譚問。
“嗯,昨天才來。”小夥兒操著不流利的漢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