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歸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整天身臨其境的考察叫老譚和張麗受益匪淺。
好的,先進的就得要學,這樣才能與時俱進,跟上潮流,要不然落後就得捱打。
晚上王政回到老店,叫上店長和廚師長給老譚和張麗接風,同時對明後天的考察做了安排。先去另外三家店轉轉,然後到周邊的景區玩一天,儘儘地主之誼。
對王政的熱情招待和悉心安排老譚和張麗表示感謝,說了很多發自內心的感謝話。
飯後,倆人出了飯店往賓館走。
益陽是個縣城,生活節奏不像大城市那麼快。剛過八點半,街兩邊的飯店已經沒多少客人,快打烊了。一些歌廳和洗浴中心還燈火輝煌,這是它們的黃金時間。
街道上沒多少行人,兩旁的商鋪大多開始關門閉店。
倆人往前走著,快到賓館的時候看到街角處有個燒烤攤,一對中年夫婦在忙碌著。吃烤串的不少,七八個小地桌全坐滿了。
“老譚,吃點烤串。”張麗說。
“咋地,沒吃飽呀。”老譚說。
“嚐嚐湖南的烤串啥味兒,喝兩瓶啤酒,回去也睡不著。”
“走吧。”
遺憾的是這裡只有烤串,沒有啤酒。倆人只好烤了串,然後在賓館跟前兒的小賣鋪買了酒,回到房間。
一天下來收穫不少,所見所聞對兩個人的觸動很大,藉著喝酒擼串,聊一聊,總結一下。
“咱家也應該上幾道湘菜,大部分客人愛吃。”張麗說。
“咱家有,小炒黃牛肉、乾鍋雞味筍就是,黃牛肉和雞味筍都是從長沙發的貨,白辣椒和剁椒也是。”老譚說。
“那個砂鍋粉絲挺好,咱們應該上。”
“是,我也想了,但不能只上一樣,上就上個檔口,最少五道砂鍋菜,安排個專人負責,這樣才能有氣勢,吸引客人注意力。並且還得擺檔,客人看不到的話白扯,一聽砂鍋粉絲就不帶點的。”老譚分析道。
“那就上個砂鍋檔。”張麗說。
“你挺聰明的,咋還犯笨了。”老譚笑道。
“不知道呀,再聰明的女人在喜歡的男人明前智商也等於零。”張麗說著的同時白了一眼,有打情罵俏的嫌疑。
老譚笑,說:“單獨上砂鍋檔是行,但效果不大,一個檔口沒有震撼性。幹就幹得像樣兒,我準備把呼市現在裝修的店打造成米湯味道這樣的,做開放式廚房。”
張麗眼睛一亮,說:“我看行。”
“咱倆再觀察兩天,好好研究一下。改造廚房不是問題,主要是菜品結構。”老譚有點激動的點上根菸,接著說:“菜品得重新設計一下,保留傳統菜的同時過油菜一定要少,主要是減少油煙。還有就是擺檔,不但有型有樣,還得把特色菜突出出來,做到貨賣大堆。
其實主要是人的問題,咱家現有的廚師和砧板對擺檔不熟悉,也不願意擺,得重新培訓。還有餐具,必須和菜品配套,凸顯意境。”
“我看行。”
“呼市店做好了,明年省城最後一家直營店也這麼做,咱們必須做到引領。”老譚蠻有信心的說。
“肯定行老譚,憑你的能力幹啥都行,好像就沒你幹不成的事。”張麗鼓勵道。
女人的誇獎是男人的動力,所以說好男人是激勵出來的。
接下來兩天倆人考察了米湯味道的三個分店,這期間老譚給張宇打了電話,叫呼市塞外食府店的廚房停止裝修,等他回去後再做。也就是在打電話的時候知道了小軍奶奶住院的情況,心裡有些擔心,但沒想到那麼嚴重,老太太會在幾天後撒手而去。
在考察米湯味道三部時,那裡的店長几年前曾跟東方美食考察團去過省城,聽過老譚對工分制的演講,印象深刻,一眼把老譚認出來了。
王政知道後很是高興,不能錯過機會,馬上邀請老譚給他們管理層講講工分制。於是在考察結束後沒去遊玩,老譚拿出一上午時間做了精彩分享。
在分享獲得的熱烈掌聲中,老譚和張麗圓滿的結束了此次益陽之行。
倆人先返回長沙,由於張麗是第一次來,並且長沙電視臺全國出名,順便也給這座城市做了廣告,便想玩兩天。
老譚想既然出來了,再忙也不差一天兩天的,就玩一玩,放鬆放鬆。
倆人先後去了橘子洲頭、嶽麓山、湖南博物館、銅官窯古鎮。在岳陽樓吃了獅子頭,去炊煙時代吃了小炒黃牛肉,嚐了徐記海鮮,品了費大廚的辣椒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