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和王淑蘭合作(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來沒別的意思,一是為昨晚的荒唐事抱歉,二是開門見山的說想要合作。說的時候這個女人給老譚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十分闞快,一點不拖泥帶水。
雖然這樣,但是老譚還是在心裡合計了一下。
這個女人一直和周玉軍合作了,現在準備和自己合作,這轉變的是不是有點快?雖然對周玉軍的印象不好,但面子上得過得去,不能因為個女人鬧掰了。
他能想象答應合作後所出現的後果——呼市圈子裡會馬上傳出王淑蘭不和周玉軍一起玩了,已經發現新目標,開始轉投老譚的傳言。
畢竟這個女人在圈子裡的名聲不太好,總周旋在男人之間。
要不要和這個女人合作呢?需要馬上做出決定。
老譚也不是個拖泥帶水的人,片刻思考後得出利弊,決定合作。這其中也有瞧不起周玉軍的一部分原因。
他對王總說合作店只開在二線城市,呼市不開。王總爽快答應,並且說要不然也打算離開呼市呢。
“我準備去錫林浩特,那裡有些熟人,並且安靜,環境還好,沒呼市那些事。開個小餃子館挺好,省心,靠它養老了。”王總說。
“錫林浩特離呼市有點遠,管理有點夠不上”老譚說完想了一下,問:“那地方發展的咋樣?大不大?”
“那地方還行,不算太大,但餐飲業發達,人們認吃。主要是消費低,高收入,敢花錢。東北人多,有點像你們省城。西貝和三千浦在那都有分店,我去過,生意都非常好,比呼市強。”王總簡單做了介紹。
“要那樣還真行。”老譚點點頭,說:“昨天一起喝酒的李雪家就是錫林浩特的,她家開個飯店,正好準備往外兌。”
王總問:“不知道位置咋樣?”
老譚說:“我也不知道,沒去過,聽說開挺長時間了,應該差不多。”
“有她電話嗎?問問,要是行的話我去一趟。”王總說。
老譚拿起電話給康敏打過去,康敏沒接,直接推門進來了。她和李雪準備出去吃燒烤,倆人沒意思,雖然老譚下午說有事不去,但看著老譚回來了,便過來叫他。
康敏見王總在,以為倆人再續前緣,顯得很是那回事的不好意思,尷尬的說:“打擾了。”
老譚知道她咋想的,也沒解釋,叫她把李雪喊來,準備打聽一下飯店的事。康敏說正好,一起出去燒烤,邊吃邊聊。
於是又和昨天晚上一樣,四個人坐在了一起。
李雪聽說王總準備兌她家飯店,便說了飯店位置,王總對錫林浩特熟悉一些,覺著位置還行。李雪手機裡有飯店照片,王總看了表示滿意,當場定下半月後過去看看,沒啥問題的話這事就算定了。然後又和老譚談了合作的具體事宜,三頭二馬的就決定了。
看上去有些草率,但細品這女人是個幹事人,認準的事一干到底。
由於她和周玉軍合作的時間長,對電子商務很瞭解,老譚問了些線上銷售的事,她都一一作了解答。
“對餐飲業來說線上銷售大部分是外賣,現在餓了吧做得挺好,還有大眾點評。但他們收的點高,對商家來說利潤低,不划算。依我看不如在會員上做文章,追根揭底餐飲是實體店,到啥時候都是進店消費,尤其中餐。外賣只是一部分,可以兼顧。”王總說。
“那倒是。但外賣是額外收入,做好了也行,現在網上點餐的不少,以後是個趨勢。”老譚說。
“嗯。”王總點頭表示認可,然後說:“現在外賣集中在快餐和網紅店上,包括一些速食小吃,傳統中餐不佔優勢。
但你家的餃子還行,我有時候點外賣,你家能排進前二十。”
老譚笑笑。
“我點過你家餃子,但效果不好,吃的時候都坨到一起了。”康敏說。
老譚說:“餃子愛坨,挺多客人都反映這個情況。正準備換單格式餐盒,專門打包餃子,這回連小料盒也換了,一步到位。”
“那還差不多。”康敏笑道。
“譚總,你家咋不搞加盟呢?”李雪突然問。
老譚想了一下說:“現在不都講究經濟共同體嘛。加盟是好,省事,不操心,但容易把牌子做砸了,這情況咱們都見過,是不。
合作就不一樣了,技術和管理掌握在自己手裡,不會走形走樣,能越做越好。雖然操心點兒,但幹啥不操心?只要流程和標準訂好了,開店就是複製,也省事。
說白了還是品牌效應,只要牌子不倒,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跟上潮流,到哪做都掙錢。”
“也是哈,還是你們做買賣的聰明,腦袋比不了。”李雪說。
“譚總啥腦袋,不是一般人,沒看組委會都邀請他當評委。”康敏適時地恭維一下老譚。
“我這評委冒牌的,不拿工資,白吃白喝白看,唯一的好處就是學著不少東西,知道咋做羊肉了,還知道那地方的羊肉好。”老譚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