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酒喝的不少,有些醉意,被周曉梅送回了公寓。

到公寓後老譚坐在沙發上,周曉梅泡了茶,倒一杯給他。

“小叔,你這酒得少喝,注意身體。”周曉梅坐下來說。

“說是少喝,不喝行嗎?”老譚無奈的說:“像今天這樣的,陪著也得喝,以後少不了和人家打交道,培養感情唄。”

“你就說有病喝不了,也沒啥事。”周曉梅道。

“是沒啥事,但效果不一樣。跟你說曉梅,中國的酒文化說道兒多了,有些酒不喝也得喝,為了場合;有些酒喝了也白喝,為了面子;有些酒拼死也得喝,呵呵,為了女人我能喝酒的名聲在外,突然說不喝誰信呀?掃了面子冷了場,嗨,沒辦法。”老譚說。

“以後再有這場合我替你喝。”周曉梅笑道。

老譚也笑了,無限感慨的說了句:“有些酒替不了的”然後轉而道:“我倒是想早點退休,啥也不管,叫志軍你們折騰去。”

“你可別退休,都指著你這棵大樹呢。”

“有啥指著的,企業要發展,得不斷輸入新鮮血液。知道不,企業發展的最大弊端是總不換的管理者。一個良性發展的企業必須保持管理者百分之三十的流動率,這樣才能充滿活力,有新的東西和思想。

我是建立了阿巧,發展的也挺好,但這都是暫時的。人會老,老了就跟不上腳步,這是必須承認的事實。人都跟不上了,管理還能跟上?到時候還是我管理,那阿巧必然走下坡路。

作為領導,目標是成為領袖和導師,但最大的作用是造血,把比自己年輕的扶持起來,叫他們去管理、去開拓,企業才有發展。”

周曉梅靜靜地聽著。

“我、張麗、忠清,你,李爽、豔華,咱們這些人早晚得退出管理舞臺。現在還能和年輕人溝通,再過五年看看,保證溝通不到一起去。一旦溝通出了問題,管理將很難進行。員工看咱們是古董,咱們看員工是稀奇,鬧不到一起去。

我一直覺著自己設計的流程挺厲害了,那天去那家懷舊店,看人家廚房沒荷臺,上菜速度還那塊,一點不慌不亂,就知道自己落伍了。

這個不服不行,以後廚房沒荷臺是個趨勢,誰家做到誰家贏。我這幾天就在考慮,不能總忙著開店,開店不賺錢咋整?現在人力成本這高,並且還在上漲,咱家的運營模式三年前盈利,現在只能是不賠錢,要是下一波的工資潮提前來,那咱家就得進入負運營。”

“不能吧——”周曉梅有些詫異。

“有啥不可能的。”老譚和煦的笑了笑,然後用實際情況論證。

“相對於三年前,現在員工工資平均漲了三百,沒錯吧?”老譚問。

周曉梅點頭。

“所有的原材料、調料、低值易耗品,包括辦公用品漲了百分之十,對吧?”老譚接著問。

周曉梅再次點頭,表示認可。

“房租水電也在漲,過去四百平房子二十萬能下來,現在最少三十萬,是吧?”

“嗯。”

“我問你,菜價敢漲嗎?”老譚問到關鍵點。

周曉梅猛然間笑了,說:“不敢漲。”

“這不就結了,啥都漲,就菜價不敢漲,漲了就沒人吃飯。三年前咱家純利潤是百分之二十五,現在連百分之二十都達不到,上個月報表顯示是百分之十八。”

“形式嚴峻呀。”周曉梅感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