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有了優美動聽的音樂,緊接著木蘭那帶著野性的歌聲飄進所有人耳裡。

這是一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木蘭先用蒙語後用漢語,寬廣的音域和嘹亮的歌聲瞬間把所有人帶進歌曲中所描摹的大草原,似乎看到了無邊的綠色和清清的河水,還有那潔白的羊群。

怎麼說呢,按專業的角度講沒有人家歌唱家唱得好,但這種原生態、帶著野味的歌聲不輸於那些打造出來的歌手,甚至比他們唱的還好。

一首歌畢,獲得大家發自內心的熱烈掌聲。

有人喊:“再來一首——”

再來一首就再來一首,這難不倒木蘭。

十五分鐘後,第一批的三道“溜肉段”製作完畢,被服務員端上來。

“請各位評委離席品嚐。”木蘭邀請道。

郎會長帶頭,十一位評委紛紛離開座位來到展臺前,每人手裡拿雙筷子端個小蝶,分別品嚐做好的三盤溜肉段。

有的點頭有的搖首,有的一次沒品出效果,夾了第二口。

三分鐘後品嚐完畢,前後回到座位上。

木蘭站在展臺前,端起一號廚師做的溜肉段,清聲道:“請各位評委給一號廚師打分。”

評委們紛紛舉起手中的打分牌,木蘭挨個念道:“七分、八分、七分、九分、七分”

她這邊念,那邊的記分員飛速的用電腦記錄著,等她全部唸完之後,記分員很快站起來,大聲說:“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一號廚師最後得分是六十二分。”

很顯然這個分數不高。

緊接著是二號和三號廚師,分別是六十八分和六十九分。

廚房裡第二批的三位廚師長正在緊張的製作。

很快,又是三盤溜肉段端到了展臺上。

程式和之前一樣,先是評委品嚐,然後打分。

這三盤溜肉段做的明顯比頭三盤好,尤其六號廚師做的,獲得評委的一致好評——八十五分。其他兩盤分別是七十二分和七十五分。

評委們不可能把六盤溜肉段品嚐光,還剩下不少,木蘭邀請觀賽的和各位嘉賓上來品嚐。說實話這些人就等著她這句話呢,於是紛紛離席,迫不及待的來到展臺前拿起了筷子。

包括張宇在內的六個老闆此時已經看出哪盤是自己家廚師長做的,從他們臉上的表情可以知道誰做得好,誰做的差勁兒。

張宇臉上的笑容很燦爛,很顯然楊志軍就是六號廚師,做的最好的那個。

挨著郎會長坐的康敏對郎會長說:“郎老,正好現在有時間,你給大家講講溜肉段,順便點評一下今天的作品。”

郎會長興致正高,便清清嗓子點評起來。

“溜肉段是東北菜裡的代表菜,和鍋包肉、小雞燉蘑菇、殺豬菜、豬肉燉粉條齊名,是大家熟悉喜愛的菜品。

溜肉段的特點是外酥裡嫩、色澤金黃、肉香濃郁、口齒生津。做的地道兒的吃過後嘴裡有淡淡的蒜蓉味,感覺不到膩人,並且想吃第二口。

六個選手做的都很好,大家也都品嚐了。

我對四號和六號點評一下。

四號選手的溜肉段吃出了外酥裡嫩、肉香濃郁的特點,色澤也行,非常好,但在回味上有所欠缺。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做菜也這樣。四號師傅刀工到位,漿糊處理標準,火候掌握的好,唯獨在收汁上不理想,過於緊,油稍大,沒了回味。

有可能是緊張的原因,畢竟是比賽,在所難免。

大家都看到了,六號選手得分最高。他這盤溜肉段做的地道兒,說實話我都有些佩服,好些年沒吃著這麼地道兒的溜肉段了。

菜餚講究色香味形,六號選手的溜肉段不管是味道上、色澤上、形狀上、回味上都做到了極致。真正體現了溜肉段的外酥裡嫩、色澤金黃、肉香濃郁、口齒生津的特點。

尤其火候掌握的好,沒多年功底做不到這樣,是真正的師傅!”

郎老話落,掌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