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準備舉行廚藝比賽(第1/2頁)
章節報錯
舉辦烹飪比賽對老譚來說不是問題,在省城的臨江軒和濱海的青花閣工作時就舉辦過,有經驗。
但老譚沒馬上答應。
雖然朗會長支援,並且說他出面邀請其他幾家東北菜飯店參加。
老譚想的是餃子館面積小,廚房也小,舉辦烹飪比賽的條件不夠。不像臨江軒和青花閣,幾千平的大店,怎麼折騰都行。
“我家有點小,小打小鬧的還行,人多了怕地方不夠用。”老譚說。
“夠用。”郎會長說:“也不是正規比賽,就幾家店參加,一家出一個廚師,兩道菜就行,主要是看手藝,人多了沒用。”
老譚笑笑,說:“那也得整的像樣點兒。”
這時趙部長說:“這事挺好,我正好閒著,到時當評委去。別看我不會做,吃行。”然後把目光看向老友郎會長,接著說:“好像咱們呼市好幾年沒啥廚師比賽了,你這會長當的可不合格。”
“沒辦法,沒錢。”郎會長嘆了口氣,用帶著抨擊的語氣說:“沒錢啥也幹不了,以前有政府部門出面還像那麼回事,能搞個烹飪大賽啥的。現在政府忙著抓經濟,根本顧不上飲服口。我年年都想搞烹飪大賽,把咱們內蒙餐飲推出去,但沒錢白扯,現在啥都靠錢說話。”
“拉贊助唄。”趙部長揶揄的說。
“哼!”郎會長冷笑一聲。由於心中有氣,佈滿皺眉的臉微微發紅,不客氣的說道:“贊助?你武裝部給呀?站著說話不腰疼。餐飲協會就是個名,說話不好使,哪拉贊助去?”
“呼市這些家飯店,組織烹飪大賽哪家不給點?像王總這樣的大老闆拿個五、七、八萬的小菜一碟,不用多,有二十家夠了。”趙部長說。
他話音剛落,王總的臉色就不自然起來。說實話叫他花一萬塊錢請大家吃飯行,不心疼,要是拿五萬塊錢去贊助烹飪比賽保證不幹,覺著不值當。雖然是做飯店的,但對廚藝比賽不會太上心,因為就算拿了冠軍對飯店生意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另外現在的烹飪大賽已經不像頭些年了,比的是真手藝。現在什麼都商業化,烹飪大賽也以營利為目的,裡面有水分,有黑幕。哪家飯店給的贊助多,哪家飯店就是冠軍。沒有贊助的只能有參賽資格,獲獎就渺茫了。
久而久之,廚師對參加烹飪大賽失去興趣,廚師都沒興趣了,誰還搞。
社會性的比賽雖然少了,也沒多少人參加,但飯店內部的比賽卻盛行起來。
為了提高廚師的烹飪水平,不斷對菜品升級改進和推陳出新,很多飯店不定期的舉行廚藝比拼,比賽成績和工資、獎金掛鉤,直接刺激廚師。
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菜品質量穩步提升,激發廚師對菜品的創新熱情,使飯店總有新菜賣。
當然,其中存在著優勝劣汰,總拿不到好成績的廚師自然淘汰。
老譚管理青花閣的時候是四家店,熱菜廚師五十六個,冷盤師傅三十二個,麵點師傅二十八個,小弟加起來將近二百。
每隔三個月組織一次廚藝大比拼。
先是各個店內部選拔,然後四個店在一起決勝負。每次比賽都像過節一樣,熱鬧非凡,同時也緊張萬分。場面不亞於在電視上看到的廚藝大賽,火爆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比的是真才實學,發揮不好有下崗的可能,能不認真緊張嗎?
每次比賽都提前一個月準備,廚師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菜品上,這一個月菜品質量會明顯加強。比賽之後會產生幾個優秀菜品,同時在四家店推廣,很受客人歡迎。同時賽後一個月廚師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菜品上,出品質量自然好。
所以每次比賽對菜品質量都有很大幅度提升,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郎會長髮完幾句牢騷後沒過多糾結,話題又轉移到廚藝比賽上來。對老譚說:“你家夠用,比賽的人也不多,只要不耽誤正常營業就行。”
見郎會長這麼說了老譚也不好意思說啥,這事就定了下來。
回到餃子館把這事跟楊志軍說了一下,楊志軍是比賽型選手,在濱海的時候拿過兩次冠軍。他興奮的說:“好事呀,比吧,打從濱海回來還一直沒比過呢。”
“這次六家店,都是東北菜館,一家出一個廚師,兩道菜,一道規定菜品,一道自由發揮。”老譚說。
“沒問題,啥時候舉行?”楊志軍問。
“元旦,時間趕趟。”老譚說:“中央廚房店開始裝修了,過了年得備人,還得培訓,現在有合適的就備著。到時候你調那邊去,雅茹和冷盤也過去。”
“那這邊誰管?”楊志軍問。
“問我呢?你現在和忠清的位置一樣,他負責省城那邊,你負責這邊,廚房事都是你的,別總省思著吃等食,也叫我輕快輕快。”老譚說。
“你不我三哥嘛。”楊志軍嬉笑一下,接著說:“放心,能整好,有你在我啥也不怕。”
“記著,品行不好的堅決不用,尤其師傅。你現在就開始培養接班人,把自己從灶臺上撤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