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庭生活亮起紅燈的時候,一定是出了問題,出問題就得解決,而不是逃避。

而問題永遠是相互的,尤其是家庭生活,沒有什麼對錯,除非是原則性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分出對錯,找對方的毛病,而是檢討自己。

自己不改變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只能加深。

我們回過頭來審視老譚和林燕的婚姻,出現這個狀況兩個人都有責任。

倆人都是苦瓜蛋子出身,從小沒有父親,是母親拉扯著長大成人。單親家庭和貧窮的生活經歷讓他倆過早的懂事,擔負起生活的重擔。

這就造成倆人人格的獨立和骨子裡的堅強,都有著敏感的自卑心理和強烈的自尊心。

促成現在這個狀況的主要原因是有了孩子之後長時間的兩地生活。

老譚覺著只要自己掙錢,把錢交給林燕,不叫她和孩子餓著,有吃有喝就行。至於自己苦點累點沒啥,誰叫是老爺們呢。

林燕和兒子在一起,潛意識裡覺著只要有兒子就行,其他的都無所謂。打小沒父親的經歷又告訴自己,不能讓兒子和自己一樣沒父親。

看似矛盾,又很統一。

有時她覺著老譚在不在都一樣,一個人能養活兒子,並且養的很好。這時候她會拿母親做榜樣,母親不就是一個人把自己和兩個弟弟拉扯大的。

從兒子出生到現在,幾乎都是她一個人管。老譚沒在家待幾天,即使在家也和沒在家差不多,他的工作決定了他對家、對孩子的照顧程度。

於是林燕的潛意識裡認為老譚這個人有沒有一樣,只要按月把錢交給她就行,她來打理一切。

加上長時間沒有夫妻生活,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心理上的改變導致生理上失衡,在行為上就表現出厭煩來。

還有就是她現在在冷鏈物流這方面做得挺好,從員工升到部門經理,每個月掙得不比老譚少。

工作順利,掙得錢多,又強勢,還一直掌握著家裡的財政大權,就有一種凌駕於一切之上的架勢。當然,這不是說欺負人,而是加強了她的獨立性。

老譚也是如此,這是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只是老譚比她大五歲,加上一直做管理,總做培訓,在處理問題上看的全面想的周到一些。

林燕正在經歷的是他已經經歷過的,也就知道怎麼處理。

不去爭鋒,也不多說什麼。

夫妻嘛,沒什麼對錯。

自己對家庭和孩子做的沒林燕多,也就少發言。

每當想起林燕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六年,並且現在依然如此,心裡就愧疚,覺著對不起人家,人家這樣對自己也很正常。

雖然四年前一氣之下籤了離婚協議,過上了這種誰也不管誰的生活,但還是一家人。再者說那協議簽完之後兩個人誰也沒再提起,好像沒那回事一樣。說白了就是夫妻之間鬧了一次矛盾而已,過去也就過去了。

現在倆人在經濟上沒問題,月收入過萬。家也像個家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好日子。

兒子乖巧懂事,學習名列前茅,自打玩上籃球之後長個了,已經到了一米六多,看樣能長到一米八。

哎,人呀,得知足。

生活永遠在微笑中繼續,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