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升起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蘑菇,蘑菇下是行走在雨裡的人。

老譚在泰山路店前面下了車,首先看到的是用綠色護網圍起來的裝修工地。門臉已初具規模,透過細雨,二樓的廊簷已經完成,墨綠色的文瓦經過雨水的洗涮格外明亮。

外面沒有人幹活。

進到裡面,瓦匠正在鋪地磚,豔華和向總站在廚房門口正談著什麼。

倆人同時看到老譚,一同笑著走過來。

“回來也不說一聲。”豔華笑著說。

“省電話費。”老譚笑。

“燕子剛給我打的電話,她不說都不知道你回來。”豔華有些責備老譚。

“心裡著急,那邊都都捋順了。”老譚說。

“聽華姐說那邊非常火,一天一萬七、八。”向總滿臉笑容的問。

老譚點點頭,說:“嗯,挺火,主要是裝修的有特點,吸引人。”

向總自信的笑笑,說:“上兩天木蘭經理給我打電話,說有人問飯店誰裝修的,嘿嘿,今天早上問的人給我打電話了,說要裝修飯店,找我,我打算過兩天去呼市和你見個面呢。”

這事老譚到不清楚,木蘭沒跟他說過。聽了也很高興,就說:“行呀向總,你這是衝出省城,走向呼市了。”

廚房的裝修已經完工,忠清正指揮著工人安裝裝置,見到老譚親熱的上來打招呼。

看著忠清老譚很欣慰,覺著沒選錯人,自己不在家也能獨自戰鬥了。

“廚房人怎麼樣?找齊了嗎?”老譚問,這是他比較惦記的。

“廚師和砧板齊了,冷盤那邊一直培訓著,有現成的,餃子這邊小慧過來,還缺三個餃子工和三個荷臺,一個粗加工,一個洗碗的。”忠清說。

“過兩天從老家能過來幾個,差不多夠了。”老譚說。

“那挺好,現在人太難招了,尤其是小孩和包餃子的。”

“沒事,我來解決,你負責培訓好就行。”

“有人就不怕,保證培訓到位,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決不找藉口!”忠清把每天例會上喊的口號喊出來,挺像那回事,把老譚和豔華逗笑了。

從泰山路店出來,在車上老譚問起店裡的情況,豔華簡單說了一下。跟他說立秋那天三個店的營業額都創了新高,老店賣了四萬五,赤山路店三萬,黃山路店三萬一,一共十萬六。

“那天老忙了,從上午十點開始到晚上十一點一直沒閒著,所有餃子賣空,員工們累的連晚上飯都不願意吃,收拾完衛生就回去睡覺了。”豔華興高采烈的說。

“呼市那天不算太忙,但比平時好,賣了三萬。”老譚說。

“嗯,我看營業報表了,剛開業,賣那多不錯了。”豔華說。

“就是這三萬刺激的,張宇和燕子開始找地方了。”老譚笑道。

“開店不急,咋說也得等明年的。”

“是,跟他倆說了。”老譚停頓一下,接著說:“泰山路店開完業開始整頓,休養生息,拿出三個月修煉內功。”

“我看行。”豔華道。

“你不是計劃和燕子去北京學習嗎,把張宇也帶上,都充充電。我集中力量訓練管理層,帶他們出去考察學習,開開眼界。”老譚說。

“行,我沒意見,大力支援。”

“新來的會計和出納咋樣?”老譚問。

“挺好,有徐姐負責放心,啥都整的立整的,沒扔沒落。”豔華說。

“新來的企劃咋樣?是個小夥兒?”老譚問。

“挺好,秦麗麗同學,幹事挺利落,熱情,來咱家沒幾天就適應了,文案做的也適合咱家,看設計的小樣了嗎?圖片給你發過去了。”豔華說。

“看了,挺好,廣告詞直指主題——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還得是專業人士,比咱們強。”老譚說。

“咱們呀,就是吃沒文化的虧,上學的時候不好好唸書哎,那時候多念點兒書多好——”豔華感慨道。

“沒文化就僱有文化的,你現在是老闆,要站在老闆的位置考慮問題,提升境界開啟格局,指正方向。我要把你打造成神,讓員工跟著你有希望。”老譚認真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