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和華清早就想拜老譚為師,只是老譚說不到四十不收徒,所以這事就一直拖著。

今年老譚四十,可以收徒了,李爽和華清的心就活起來。

關於李爽和華清拜老譚為師這事張麗和忠清大力支援。

忠清是歲數大了,加上和老譚處的和哥們兒似的,想拜師說不出口,再說老譚不可能收。

老譚的一貫原則是肩膀頭齊為弟兄,不願意搞師徒那一套。不拜師該教的也教,從不藏私,這一點他做的很到位。

拜他為師主要是奔著他人品去的,人做的正到哪都受尊敬。

俗話說三分廚藝七分廚德,當廚師光菜炒的好不行,德行也得好,為人得正。

一菜好不如滿身德,百菜香難比福報長。說的就是這個理。

不少廚子菜做的叫人豎大拇指,一看人品都禁不住搖頭。這樣的廚子到哪都是頭幾個月行,老闆認可,甚至當寶似的養著。時間一長就完了,原形畢露,無德毀店,老闆像送瘟神似的將其送走,並拍手稱快。

廚子做到這個程度也就到頭了,廚師圈很難混下去。

比如原先張宇飯店的大虎,現在已經不在呼市了,聽說去了外地。

“譚師傅要是收你,就老實的跟著幹,不但學菜,主要跟人家學學咋做人。”忠清對華清說。

“那保證的,來餃子館三年,我一把撲克都沒摸,還不行?”華清說。

“瞅你那點出息。沒譚師傅你能當廚師長?你現在的工資比李旭都高,得感謝人家譚師傅,是人家把你帶出來的。”忠清嚴肅的說。

“我這不是要拜他為師嗎?”華清小聲叨咕。

“拜師不是嘴上說的,小夥子,師徒如父子,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知道不?知道譚師傅為啥說四十以後才收徒弟不?人家不是不收,是看你像不像樣,值不值?收徒弟擔責任,你以為譚師傅像那些人似的,靠收徒弟賺錢呢。”忠清敲打弟弟。

“我知道。”

“知道就好,譚師傅真收了你,你得像對咱爹一樣對人家,別給譚師傅丟臉。”

忠清的囑咐是對的,這也是一個廚子的操守。他願意弟弟成為老譚的徒弟,在他心裡一直拿老譚當師父對待,十分尊敬,老譚當師父合格。

四個人又聊了一會兒,小高下班過來接李爽回家,話局也就相跟著散了。

初春的夜晚帶著絲絲涼意,小風吹在臉上依稀有著冬天的記憶。街燈安靜的照著馬路,車和人都很少,勞累一天的人們已經進入了夢鄉。

小高騎著電動車,李爽坐在後面,兩隻手緊緊地摟著老公的腰,把臉貼在背上。

“老大從呼市回來我就和華清拜師。”李爽說。

“譚師傅收你倆嗎?”小高問。

“收,咋不收?他答應的,到四十就收我倆為徒。”李爽說。

“能收我嗎?”小高也有心思。

“你——夠嗆!有前科不知道。”李爽說:“當初你是跑了,要是沒跑老大都能捶你,知道不。”李爽說。

小高沒吱聲,心裡愧疚著。

是呀,人應該知足。當初自己欠下賭債跑了,高利貸跑到家裡要賬,李爽把房子賣了才把窟窿堵上。

自己真不是老爺們,惹了事怕得要命,拍拍屁股跑路,讓女人承擔想起來後悔,對不起李爽。

在跑路的日子裡他以為李爽會帶著孩子離他而去。當時也想了,就是李爽離開也不怨人家,是自己完蛋,把家給毀了。

可李爽沒帶著孩子離開,雖然心裡恨這個男人。一個人帶著孩子艱難生活,等他回來。

小高在俄羅斯的這兩年多時間,老譚對李爽的幫助很大。帶著她和周曉梅在濱海打拼,在精神上鼓勵她,在工作中很好的照顧,像帶徒弟一樣帶著,使其不斷成長。

主要是掙的錢越來越多,能夠養活自己和孩子。

嚴格意義上講,老譚把李爽當成了妹妹,在李爽面前一直是老大哥的形象。

小高從俄羅斯回來後沒有工作,老譚把他安排到餃子館當廚師,如今把他提拔成廚師長,說白了是想要他們兩口子好。

當然,小高菜做的好,人品不錯,在管理上也行。但老譚打心裡耍錢的,在飯店發現耍錢的立馬開除,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規矩。

所以在餃子館沒人敢耍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