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低的肯定是入職時間晚和工作不努力的,看別人拿獎金保證眼熱,有心人會在心裡說一定好好幹,爭取也拿獎金,等沒心的也就那回事,自然淘汰。

得說工分制是個好的管理方法,從主觀上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且公平公正,實實在在的多勞多得,沒啥虛假。

還有就是到年終沒有選優秀員工的麻煩,在論功行賞的時候看分數就行,沒有任何人提反對意見,心服口服。

工分制在餃子館最初發揮效力並起到顯著效果的時候是在一三年三月份,赤山路店籌備開業之際。老店不少工作兩年的員工分數達到了兩千分,工資自動上漲了二百塊錢,每個月還拿到了一百塊錢的孝慈資金,這叫員工高興不已。

當時正在籌備赤山路店開業,招來的新員工全在老店培訓。新員工一看老員工自動漲工資,並且還額外給孝慈資金,都很震動,認為這個飯店很好,有了在這裡幹下去的決心。加上老員工現身說法,說只要幹得好,分數到了就漲工資,工作滿半年還有工齡獎,每個月還有三百塊錢的滿勤獎等等,說的實心實意,勝過宣傳,聽的心潮澎湃,打定主意。

緊接著分數滿兩千分的員工開始分批公費出去省內遊兩天,這就更刺激了沒達到分數的老員工和新員工,沒達到分數的抓緊攆,新員工決心在這裡長幹。

所以阿巧餃子館招工非常輕鬆,大部分都是本店員工介紹,都不用貼什麼招聘。

定好給員工紅包的事後,燕子說了另外一件事。

張宇對做餃子館心不死,決心合作。

合作是這樣的,燕子和他已經確立戀愛關係,事實上倆人是一家人。他的飯店在年後開春開始停業裝修,然後交給燕子管理。

也就是說燕子開始是飯店老闆,張宇和過去的老馮一樣,不參與管理,只是在背後默默支援。這樣一來做阿巧餃子館就名正言順了。

“我覺得呼市的餐飲市場比省城好,在那待了一個月,仔細的考察了,咱們餃子館在那開保證好使。還有就是咱們早晚得往外地發展,我的意思是現在有現成的飯店,可以試試,先開一家,要是好的話再往下研究,就算不好使也不會賠錢。”燕子說。

老譚和豔華沒馬上開口,相視著笑了。

“你倆笑啥,我說的不對嗎?”燕子看倆人笑有點發毛。

“對,只不過有點胳膊肘往外拐,女生外嚮。”老譚開玩笑道。

“去。”燕子有些臉紅。

“你去呼市的時候我和老譚談過這事,先不說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決定和張總一起過了?這個你得想好。”豔華微笑著問。

“”燕子思索了一下說:“我感覺他這個人挺好,對我還行,咋說呢,就算決定了。”

說完她的臉頰升起了兩朵粉紅,這是不多見的。

老譚收起玩笑,認真的說:“你要是決定和張宇在一起,那咱們就往呼市發展,不為別的,只要燕姐幸福。”

豔華相跟著點頭。

燕子感動了,眼睛瞬間有些潮溼。

“你倆同意了?”

“同意,有啥不同意的,就和老譚說的,只要燕姐幸福。”豔華說。

“啥時候結婚辦事情?我和豔華陪送你個飯店。”老譚笑道。

三個人一起笑了起來。

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是相互信任。任何人都做不到完全的敞開心扉,無條件的相信他人。但我們必須拿出自己的真誠和人相處,在相處的過程中真心對待,沒有虛假,才能獲得信任。

信任是相互的,這個相互不是必須得到對方的信任,而是在一定的基礎上相信自己,進而信任對方。任何信任都是建立在對自己的強大自信上,沒有自信,很難獲得信任。

所以說很多時候要返觀內照,時常告誡自己,不是沒人信任我們,而是我們給人不自信的印象,誰敢來信任。

老譚、豔華、燕子三人是互相信任的,就是這種信任的存在才讓阿巧餃子館發展的這麼好,同時三人收穫了彼此間堅實而珍貴的友誼。

到呼市開店不是不可以,只是一開始三人訂好了不合作不加盟,只做直營。所以張宇提出合作的時候被拒絕了。

現在不一樣,張宇和燕子是一家人,完全可以。

並且重新裝修是阿巧餃子館投資,張宇不必出資,賺了錢有他一份,誰叫他和燕子是一家呢。至於他和燕子怎麼分那就是他倆的事了,別人管不了。

阿巧餃子館要走向全國的,這是老譚的一個目標,用他的話說做了一輩子餐飲,必須做出點啥來,叫餐飲業給自己一個說法。

二零一四,進軍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