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人家經過三年發展,如今在省城已經開啟局面,是一家比較有名的農家院,前景廣闊。任何一家飯店,只要能堅持住,生存三年以上幾乎就是做住了,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

關東人家就是這樣。

如果不考慮第一次合作時的不愉快,在老譚眼裡這是家比較好的企業,有合作價值。

當然,能夠過來和徐總談也是被徐總的真誠打動,還有張麗從中說和的功勞。

徐總首先開誠佈公的說:“過去的事就不說了,判斷失誤,走了彎路,叫人笑話。真心希望你能回來,咱們再次合作。”

是呀,過去的事過去了,不說是一笑泯恩仇吧,都是江湖兒女,沒必要計較太多。

“要是記著過去的事我就不來了。”老譚曬然一笑,轉而認真的說:“合作之前有個情況提前說一下,我現在託管著三家飯店,到咱家來不能把那三家扔下不管。”

徐總不知道老譚託管三家飯店的事,聽老譚這麼說不禁思考起來。因為這意味著老譚不可能把全部時間放到對自己店的管理上,還要抽出時間管理其他三家店。

老譚沒打擾徐總,這事放誰身上都要考慮考慮。

過了一會兒徐總問:“每個月你是不是得到那三家店去幾天?”

老譚說:“差不多,有事過去,沒事不用去。現在三家店運轉的挺好,不是啥大事的話電話就能解決。”

“那沒事,這個我可以接受,也能理解。”徐總想了一下說。

老譚客氣的說:“謝謝。”

徐總不好意思的笑了,說:“客氣啥,多掙點錢沒毛病。”

“我回來還是管廚房?”老譚問。

“嗯,主要管廚房,職務是行政總廚,王剛還是廚師長。但這回譚師傅你得把前臺也帶著管,張麗和你是老搭檔了,你們倆配合沒問題。”徐總說。

“行。”譚答應下來,然後問:“徐總,探討一下,你準備咱家每個月賣多少錢最理想?”

“當然越多越好了。”徐總說完笑了,“每個月二百萬就行,一年兩千四百萬。”

老譚在心裡計算一下,把散賣和包席做好了,每個月二百萬沒問題,但得三個月以後。於是說:“這樣徐總,頭三個月不算,我做下基礎工作,從第四個月開始算,一年為期,我給你做到兩千四百萬。”

徐總有些震驚的看著老譚,老譚給他一個自信的笑容,然後說:“說吧,我的工資多少?”

“八千,八千怎麼樣?”徐總趕緊道。

“那就八千吧,只要你覺著合適。咱倆把醜話說前面,先小人後君子。我接手後希望不要有人干涉我的管理,即使錯了我自己承擔後果,也不許有人說三道四。還有,咱倆商量好的政策就徹底執行,不要半途而廢。

我要有給員工漲工資和增加福利的權利,在團隊建設和員工待遇這塊兒咱們該花的錢得花,不能小摳巴拉的。

管理層這塊全都歸我管,包括前臺,每個月要有兩千塊錢學習經費,怎麼學習我定。同時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合格的用,不合格的換掉。也就是說我要有生殺大權,要不然管理不了。”

老譚不客氣的說出自己的要求。

徐總聽完之後笑了,對老譚說:“譚師傅,這要是咱倆第一次的時候我保證不同意,現在我也成長了,只有專心幹工作的人才會提出這些要求,同意,全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