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生活在這些老人手中已經成了享受和消磨,不經意的歲月流逝,曾幾何時閒聊變成生活中的必不可少,而回憶和想當年成了孜孜不倦的話題。

街對面的超市門口支著一個遮陽傘,傘下是個石桌,石桌上刻著棋盤,兩個老人在不言一語的對弈,深思的神情像極了搖著羽扇諸葛孔明。

觀棋不語真君子。

觀棋的幾位老者都沒出聲,靜靜的看著,和下棋人一樣思考著

超市旁的冰糕屋,兩對小情侶一邊吃著雪山,一邊竊竊私語,說著綿綿情話

一首生日歌在馬路上響起,人們不禁駐足,原來是一臺灑水車,一邊送著祝福一邊把水灑向路面

走過來一個耳朵上塞著耳機的妙齡少女,一頭橘色短髮,白色T恤,黑色熱褲,修長的兩條大長腿白花花的叫人眼暈。

少女走過去了,掀起令人羨慕的青春氣息。

夏天,多麼美麗的季節。

老譚站在阿巧餃子館不遠處的街口,享受一般的欣賞著街上的風景,並陷入了對青春的回憶。

青春,多麼美麗的字眼和美好的年華。彷彿就在昨天,又感覺已經很遙遠了。

青春給他的記憶是搬磚、扛水泥,站在水泥大庫裡渾身大汗淋漓,因為過度勞累而不住打顫的雙腿

汗水和水泥粉塵混合在一起,把頭髮變成了混凝土

就是從那起一直光頭

出現另外一個畫面:一個光頭青年坐在案子前,一手拿著刻刀,一手拿著蘿蔔,不時的把兩隻冰涼的手放到嘴前,用哈氣取暖。

外面是數九寒天。

手熱了,拿起刻刀繼續,不一會兒,一朵漂亮的月季花出現在眼前,青年滿臉欣喜。

先是月季花,然後是玫瑰、菊花、大麗花

後來是小鳥,孔雀、鳳凰,龍

整整一個冬天,老譚每天下班後留在廚房練習雕刻,手經常被刻刀扎的冒血,還要忍受低溫的寒冷,最終把雕刻練成。

是呀,那是他的青春——

一臺金盃麵包停在老譚身邊,豔華驚喜的探出頭,說:“你啥時候回來的?咋還在這站著,進店呀。”

老譚把思緒收回來,笑著說:“前天回來的,在這看看,正準備進去呢。”

“上車。”豔華說。

“幾步到了,不用費事。”老譚說。

“咋地?嫌乎車不好呀?”豔華俏皮的問。

老譚笑了,擺擺手轉身向餃子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