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幫。”

“不幫我就得要飯了。”

老譚笑起來,說:“沒事,真要那樣我就帶上你,你帶上碗,我負責喊,你負責慘,能掙一碗是一碗。”

“滾!”電話那邊傳來叱吒。

老譚沒說回關東人家,說等他下來之後再說吧。畢竟現在走不了,什麼也定不下來,何況他對關東人家還耿耿於懷。

在巴特家門市後間,巴特老婆把滿滿一盆烀好的羊肉端到桌上,有羊腿、羊排,還有羊脖子。叫老譚和巴特先吃,她去做羊雜碎。

剛出鍋的羊肉就是好吃,沒羶味,香噴噴的。

烀羊肉不需要加什麼調料,有鹽就行,最好是二細鹽粒。

在內蒙吃羊肉講究,尤其到牧民家去吃,一定要拿蒙古刀把骨頭上的肉剃淨,要不然主人不高興。所以第一次到牧民家做客,如果啃骨頭不拿手,最好不要衝脊骨和羊脖子下手,這兩個部位不好啃,也不好剃。

還有,如果啃的是扇骨,啃乾淨之後一定要拿刀在扇面上扎個窟窿,這是規矩。

巴特和老譚喝酒沒那些講究,一人一個喝茶的杯子,把酒倒滿,一邊吃肉一邊喝酒,誰也不敬誰,各喝各的。

桌子上除了一盆肉還有一大碗自己家醃的爛醃菜,一小碗野韭菜花和一碟蒜蓉辣醬。

漢族人醃酸菜,蒙族人醃爛醃菜。

爛醃菜是由大頭菜、芹菜、胡蘿蔔、尖椒、香菜放在一起醃的,有的還往裡放土豆。如果是秋冬季節,五到七天就能發酵,夏天三天就行。吃起來酸酸的,十分開胃,配著手把肉吃有解膩的作用。

吃羊肉有兩樣東西不可少,一個是爛醃菜,一個是奶茶。

吃完羊肉喝上一壺熱乎乎的奶茶那是享受,並且有助於消化。

奶茶,蒙古語稱“蘇臺茄”,由茶磚煮成並帶有鹹味。喝奶茶是蒙族人的傳統習慣,除了解渴外,還是補充身體營養的一種方法。

在牧區,人們習慣於“一日三餐茶,一頓飯”。每天早上女主人會煮上一鍋奶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茶放在微火上保溫,以便隨時飲用。通常是到了晚上,一家人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的三次鹹奶茶是必不可少的。

蒙古族家裡來了客人,女主人會熱情的煮一鍋鹹奶茶先給客人端上來,如果沒煮,屬於對客人的不尊敬,是最大的失禮。

酒喝到一半的時候,圖雅帶著木蘭過來了。

木蘭今天休息,過來準備和老譚喝酒聊天。

自打認識後,木蘭對老譚很欽佩。俗話說好馬出在腿上,好漢出在嘴上。老譚能做培訓,口才自然很好。

我們可以這麼認為,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一定是人才。

木蘭佩服老譚的口才,折服他的管理,同時對他好交好為的性格十分欣賞。另外,人到中年,對異性的欣賞和喜歡已經跳出容貌的侷限,更多的是人格魅力。

老譚雖然長得著急,看著粗獷,像個土匪,但穩健成熟,談吐不凡,從不拘泥,真性情,換句話說挺爺們兒的,這一點很吸引人,尤其是中年成熟女性。

毫無例外,木蘭有點被她吸引了。

蒙族女人豪放熱情不做作,喜歡就是喜歡,所以就過來找老譚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