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打爹罵娘,這輩子發配廚房。

廚師不流氓,飯店開不長。

廚師不好色,飯店沒特色。

切菜的小夥水臺的漢,前臺的姑娘最好看。

這些關於飯店打工人的順口溜聽著詼諧幽默,並且還朗朗上口,在飯店工作的都能說上兩句。

還有一些是這樣說的。

灶臺上,廚師忙,很難找到好姑娘。

若有一分之耐,堅決不進廚房。

起得比雞早,吃的比豬差,乾的比牛累。

過年忙,想爹孃,廚師淚兩行。

迎著太陽走,披著月色歸。

到家老婆睡,醒來是空床。

飯店工作確實這樣,像大蓉和的劉董事長曾經說過:飯店,就不是人乾的活。一句話道出了餐飲人的心酸。

星期天,老譚被兒子吵醒,讓他給蒸雞蛋糕。今天林燕加班盤點庫房,叫他帶孩子上班,要不然沒人照顧。

老譚起來之後先給兒子蒸了雞蛋糕,吃完之後看看時間九點了,給兒子穿好衣服,下樓打了車來到餃子館。

林燕帶兒子來過一次,大家對兒子有印象,都很喜歡這個小傢伙兒。

李爽問:“家恆,早上吃飯沒?”

“吃了,爸爸蒸的雞蛋糕。”家恆脆生生的回答。

“吃飽沒?”

“吃飽了。”

“今天跟著阿姨當服務員吧。”

“行呀,我就是端不了菜。”

旁邊的服務員逗笑了。

星期天客人上的早,提前預定家庭聚會的十一點就到了。大廳來了三、四桌吃餃子的,都是附近的居民,常客,有一桌是老兩口,隔一兩天就來一回,點兩盤餃子吃完就走。

老兩口八十多歲了,在後面小區住,兒子在市裡,每個月過來看一次。老兩口平常吃餃子就過來,在家包費勁兒,又和麵又剁餡的。

老兩口吃完之後買了單,推門出去了。也就兩分鐘,家恆從外面跑進來,一臉驚慌的對老譚說:“爸爸,爺爺摔倒了。”

老譚一驚,問:“哪個爺爺摔倒了?”

“就是剛才在那桌吃餃子的爺爺。”家恒指著老兩口吃餃子時坐的那張桌說。

老譚知道兒子說的是誰,馬上推門出去,李爽也跟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