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

郡城裡依舊人聲鼎沸、燈火通明,城外小山崗上也是篝火熊熊,三人毫無睏意。

有銀子的住客棧接著呼朋喚友推杯換盞,沒銀子的在城外露宿,臥談見聞,都不影響行走江湖。

有道是侯家燈火貧家月,一樣元宵兩樣看。

彭衝正說到十大高手榜單,江湖上每有名次變化,便會有一次榜單出爐,也不知是誰耳目靈通,也不知是誰閒得要命,可每次榜單問世,排名都嚴謹公道,眾人對榜上排名也都心服口服。

這些江湖上飛來飛去的神仙人物,絕大多數江湖人大抵一輩子都見不到其中一個,但光是每次排名上的變動,都不影響成為江湖上茶餘飯後的談資。

今年年初又有一份武榜問世,歷來前五的位置都是雷打不動的,天下第一依然是那個劍聖司馬桐光,自從那一戰之後消失於江湖,沒有人知道他在哪裡,更沒人得知他是否還活著,天下第一的位置依然是他。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這位實在是沒辦法,就算他已不在江湖,依然讓大鄭和北元兩座江湖武夫甘願排在身後。

無他,光就這個古往今來唯一的齊天境界,只要沒有誰突破,就沒有人有臉敢問鼎天下第一。

緊接著的是萬劍堂宗主陳汗青,三清掌教張宗周,北元江湖第一人完顏永濟,龍泉劍宗宗主歐陽桓。

再往下,就是本朝公認槍法第一、軍中無敵的大都督李茂隆,位列第六。

第七則是最近橫空出世的一位年輕遊俠,並不透露名字,榜單上僅以無名氏代表,擅使單刀,一出江湖,就從舊榜單的末尾開始挑戰,連敗數人,挑戰第六的李茂隆失敗,止步於第七。

這位無名氏出盡了風頭,也吊足了全天下的胃口,有好事者紛紛猜測無名氏隱藏姓名的原因,各種五花八門的奇思妙想:有猜測身份敏感也許是皇家成員的、也可能是位女子、還有可能是宮裡的大宦官等等,不一而足。

江山代有人才出,這就是有力佐證,對於這位無名氏的武道前途,江湖上議論紛紛,大都無限期待。

原先的第七第八是一雙師兄弟,屬於北元的仙鶴門,原先第九如今排在末位的是大宗師裴東來,舊榜第十的原是江湖名宿賀知秋,這次因為不知哪裡冒出來的無名氏悍然上榜,被擠出榜外,無比憋屈。

吳冕聽著彭衝對於榜上高手如數家珍,心頭默唸,貌似這武榜十人,用劍大家佔去數個席位,師父早年也有個道劍仙的稱號,加上他,幾乎佔據半壁江山,而且都在前五!

彭衝努了努嘴道:“劍林不愧是人才濟濟,高手輩出,鬧得人人恨不得仗劍行走江湖,更有甚者,明明不習劍卻也佩劍,好像手中無劍,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高手。”

吳冕聞言促狹道:“彭三哥為啥不也弄把劍佩佩?”

彭衝哈哈一笑道:“我彭衝雖然不是什麼武榜高手,但也在一郡之地少有名氣,成名自靠雙拳,裝模作樣佩把劍,江湖同道笑話不說,愧對了手中拳頭,這輩子也就無緣再上一層樓了。”

吳冕一笑置之。

其實所言也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自身不是那劍道胚子,卻濫竽充數東施效顰,覺得人人都這樣自己也該這樣,失了練武初心,更是南轅北轍,最後成了四不像,反而丟了自己。

吳冕反觀自己,雖然練得游龍劍法,可是劍勢卻更像刀勢,師兄宇文丹青當初教他游龍劍法的時候,見吳冕握劍出劍都像是握刀揮刀,明明是雙刃劍,卻只使單刃。

宇文丹青當時說過,自己其實更適合練刀,而不是練劍,在探龍山中也嘗試過兩次握刀,吳冕回憶當時心境,感覺心底深處對刀更親近些,不然也不可能開路之間悟出勢如搬山的一劍。

但游龍劍法的劍意正初悟,再去練刀是否會如剛才所說的四不像?

這一點吳冕暫時不得其法,游龍劍法發揮無礙,劍意充沛,但自己出劍收劍隱約真的更像用刀,大開大合酣暢淋漓。

吳冕看了眼身旁的胖子,鼾聲如雷,一覺睡得天地寬,會心一笑,既然苦思不得,乾脆一覺睡去。

就在他閉眼睡覺暫時不去糾結之時,一個一拍大腿的荒誕想法在腦海中炸起,餘聲隆隆不絕於耳。

何不練刀而用劍意?

吳冕猛然間坐起,自己都被自己的幼稚想法逗樂了。

用劍意去練刀?乍一聽,恰似天方夜譚,可硬著頭皮仔細一想,卻越來越心境通明,這個想法,絕非不可能!

自己握劍本就如握刀,出劍則更像出刀,用劍意去練刀,用劍意去養刀意,貌似並不矛盾,只是另闢蹊徑了些,可不妨礙這隱約將是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