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七星拱月(第1/2頁)
章節報錯
儀態閒適如天上仙人的妙真掌教青柏,在吳冕上山以前胸有成竹,在大門被拆以後還能古井不波,在擋下巨匾時候再能風輕雲淡,在吳冕自報家門出言不遜後還能泰然自若,不知道是裝的還是硬撐的高人風範。
但在他看清了潤玉的人頭滾落跟前時,這份在吳冕看來只是強撐臉面的淡定從容終於還是繃不住失態了。
青柏道人面容扭曲,頃刻間淚流滿面,他頹然坐倒在地,伸出雙手顫顫巍巍地捧起潤玉道人的頭顱,喃喃自語。
旁人聽不真切,這道人似哭似笑,嘮嘮叨叨說了半天,此時一改先前高高在上的姿態,嚎啕大哭,卑微弱勢到了極點。
吳冕翻了個白眼,言語譏諷之極:“就只許你悲你痛你死人?探龍山讓你禍害得慘絕人寰,可曾想過他們?哦,是了,見你這般傷心,這傻小子潤玉,該不會是你在哪裡禍害良家給你生的狗兒子吧?”
猶自不過癮,一肚子邪火不得出的吳冕繼續嘖嘖道:“那就不好意思了,這廝不要臉地要跟我切磋,還一不小心讓我給宰了,我心想著草草埋了終歸不是個事兒,這不給您老送回來了嗎?”
青柏被他言語一激,雙眼通紅似噴火,氣得渾身發抖,伸出一指指向皮笑肉不笑的吳冕,咬牙切齒聲嘶力竭地喊道:“來人!給我把他碎屍萬段,永世不得超生!”
這一聲吶喊,似乎響徹山巔,妙真觀眾人神情為之一振。
從未見過掌教仙師如此失態瘋狂的妙真觀沒來由被激起了一股子血性,同仇敵愾地各自舉劍結陣,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吳冕圍在中間,誓要把這年輕殺神圍剿在亂劍之下。
本來還能僥倖想著是一場大誤會的道人們,對於潤玉仙師的死,不免有些兔死狐悲,這也正巧打消了他們的僥倖想法,不把此子挫骨揚灰,任由他大開殺戒,今日山上註定了就要雞犬不留。
死道友不死貧道,這是人性。唇亡齒寒,想要不殃及池魚,死於非命,便要拼命團結一致咬上一口,這更是他孃的人性。
不要跟老子說什麼仙師不仙師,掌教不掌教,但要老子死,先問手中劍,這更是比天還大的道理!
飛不飛昇,得不得道老子不管,可要老子的命,你這毛頭小子,算老幾?
吳冕瞥了一眼圍得水洩不通得道人們,來得正好,手中瑤光劍氣勢如虹,任你來千人萬人,我自有一劍游龍!
“三清山吳冕三問道妙真觀!”
餘暉慢慢散去,廣場上百劍並起,熠熠生輝。
其中有一劍在人潮中左衝右突,方圓一丈之內,沒有活物,那一劍精妙絕倫,所到之處,殘肢斷臂與哀嚎齊飛。
道人們遇著生平僅見的血腥場面,心裡打鼓,場上已經橫七豎八躺下了不下二十具殘缺的屍體,血流成河,近百人的圍追堵截,竟從無半劍近身,這小子難道真是天人下凡不成?
青柏真人死死盯著戰場,轉頭朝身旁七人使了個眼色,七人中那位身材高達面如冠玉的道人輕輕點頭,率領身邊六位一起掠陣。
場上道人們見觀裡的北斗七子上陣,咬著牙默契地退去,只在陣外虎視眈眈,伺機而動,一旦發現這尊魔頭有頹敗跡象,就要一擁而上亂劍砍死。
吳冕又何嘗不知,收劍之餘輕輕吐納,大大方方換上一口新氣,閉眼靜等。
記得師父曾經提過,道門曾有一門失傳的艱深劍陣,叫七星拱月,是由七位持劍真人組成,各自陣位暗合天上北斗七星,對敵劍陣都要在其中找到陣眼,方可一招破去,這是江湖上人人皆知的,可七星劍陣不同,沒有陣眼。
也可以說,七個都是陣眼。
千年以降,七星輪轉,生生不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
當初劍陣的失傳,不是因為已經有破解之法,而是一個宗門裡湊齊七個劍胎鉅子,還要人人初心不改,摒棄私心,同心協力,這在花花腸子彎彎繞的江湖,不能說求之不得,只能說可遇不可求吧。
七人出劍,劍氣如虹,在已然挑燈夜戰的廣場中,也是光芒四射,亮如白晝。
吳冕雖在寒微中成長,可畢竟還是三清掌教張宗周的座下弟子,又得參同契機緣和師伯的周天功法饋贈,眼界自然不低,當自身真的在七星劍陣之中,不敢有絲毫先前的漫不經心,咬緊牙關,謹慎應對。
應對之下,暗暗心驚,果然不是浪得虛名,七人的身法並不如何詭異,但絕對配合默契,吳冕憑藉身法迅疾去進攻任何一個陣位,都會有相鄰兩個陣位過來補劍救場,即便是以命換命,放任救場的兩位不管,也無濟於事。
吳冕側身躲過近身一劍,回手一掌拍在那位道人後背,那人止不住身型,卻又被相鄰兩人伸劍卸去力道,不等吳冕再次欺身進攻,又有另外兩名持劍道人交叉攻來,吳冕運起氣機旋轉盪開兩人,又被斜刺裡刁鑽一劍逼退。
險象環生!
那名道人逼退吳冕,劍尖直指心口兀自不停,吳冕只能一退再退,預感到一絲不妙,右手轉身一揮,揮退原本將要刺入後心的一劍,還沒得理會處,之前心口前那一劍也在吳冕轉身揮退之時瞬間發力,劍尖此時已抵在吳冕心口!
吳冕無奈又一轉身躲過,為時已晚,那一劍還是在他胸膛抹出一朵血花。
退至陣外的道人們不約而同地長出了一口氣,終於見血了。
被一劍劃傷的吳冕並不理會,抬手夾住劍身,指尖發力,長劍砰然崩斷,吳冕跨步肩撞而去,把傷他的那位道人撞出劍陣,那道人抬手一招,青柏真人身後一名道姑拔劍丟擲,道人接劍再次入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