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騎兵幾乎是肆無忌憚地橫掃著唐軍。

李世民在前面看得,眼眶盡裂。

公孫武達為他們爭取了一個多時辰,按計劃一個多時辰是可以趕到萬安城的。

可是明軍騎兵太多,攻擊範圍太廣。他們不停地從兩側襲擾,大大延滯了唐軍的行軍速度。直到現在,仍有相當一部分唐軍還在趕路。

而在野外無陣型保護的唐軍,幾乎就是待宰殺的羔羊。

李世民看向身旁的驃騎將軍張孝珉。

張孝珉看到李世民的眼神,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不過張孝珉沒有退縮,立刻上前說道:“國公,讓來我斷後吧!”

他深受李世民的大恩,今日就將這條命還給李世民。

李世民略一思索,才說道:“可!”

李世民雖然感動於張孝珉捨生取義,可作為一個指揮官,還是心硬如鐵。

張孝珉轉身就要走。

李世民想說什麼,可是嘴唇發乾,也不知道該說能說什麼,只得說道:“活著回來!”

張孝珉重重地點點頭,然後毫不猶豫地衝入人流之中。

張孝珉帶著兩千多唐軍,在亂軍之中,列陣迎敵。他們結成矛陣,也不管面前的是敵是友,敢有衝擊者,全部被刺死。

於是張孝珉很快便構築起一條防線來。

不過這防線是脆弱的。

步兵攔截騎兵,除了列陣,還要有重步兵、盾牌、弓弩手等左助。可張孝珉麾下,盡是輕步兵,只能以血肉之軀阻擋明軍。

很快巴彥衝到了張孝珉所部的面前。

看著對面的唐軍,拿著長矛,雖然有些瑟瑟發抖,但手中的矛卻沒有放下。巴彥有些吃驚,亦有些震驚。

他還是第一次見敢於在亂軍中正面抵抗騎兵的輕步兵。

唐軍有之前不畏死的騎兵,亦有不畏死的步兵,真是讓人歎服啊。

“殺!”

巴彥聚起長矛,向著對面的唐軍碾壓過去。

悍不畏死的敵人我很敬佩,但他們必須是死的。

·····

靠著各部前仆後繼的殉難,李世民終於將大部分的軍隊撤入萬安城中。萬安城背靠龍泉山脈,也算暫時的安全。

如此狼狽的撤退,李世民還是第一次經歷,弄得灰頭土臉,著實難堪。

不出李世民所料,黃明遼並沒有第二日趕到,而是當天夜裡就趕到了,幾十裡的路程,緊趕慢趕,一步沒停。

若是他當時稍微多猶豫一會,還真有可能在金山裡全軍覆沒。

而現在,雖然李世民幾乎失去了全部的騎兵部隊,但步兵主力尚存,還有再戰的實力。

此時黃明遼駐紮在金山裡,望著對面的萬安城,也滿是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