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黃李對決(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運動戰中,能剋制騎兵的,永遠只有騎兵。
於是在龍安水兩岸,雙方展開了角逐。玄甲軍退,右武衛的騎兵便追上去;玄甲軍若反擊,右武衛也不和對方真打。
相較於玄甲軍,右武衛騎兵的單兵戰鬥力只強不若。
要知道右武衛中有大量的突厥、吐谷渾騎兵,其核心部眾,更是從西域殺回來的精騎,單論戰鬥力,不弱於上五軍的戰鬥力。
所以面對玄甲軍,右武衛騎兵幾乎是以一種戲耍的方式打著這一仗。
本來以玄甲軍的戰鬥力,也是可以一戰的,可是玄甲軍剛在昌隆大戰完,全軍師老兵疲,傷亡慘重,再不停歇地跟右武衛進行纏鬥,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皆跟不上了。
雙方纏鬥了大半日。
到了下午,已經到了龍潭坡以北的地方。
再往南走,則是一道窄路,兩山夾一道,最容易被對方阻擊設伏。
明軍還不知道唐軍是否在這裡設伏,自是不能再往南走了。
所以,終於到了雙方決戰的時刻。
雙方各擺出衝鋒的陣型,向著對面衝去。就連素來喜歡牆式衝鋒的明軍騎兵,也列出了錐字形的結構。
雙方不斷地進行對沖,打了整整數個來回,並不罷休。
最後雙方的主將,竟然親自帶頭衝鋒。
不過終究是人力難敵大勢。
明軍數量是唐軍的二倍之多,直接以勢對唐軍進行碾壓。
戰到傍晚,玄甲軍最終崩潰,幾乎是全軍覆沒,主帥獨孤彥雲戰死,鄭仁泰,杜君綽等人率領殘部往南突圍。
在這片不知名的荒原中的這場戰鬥,標誌著屬於關隴時代騎兵最後的榮光,也就此落幕了。
······
李世民率領著數萬人繼續往南,最終也沒能突圍而出。
全軍出了銀盤涼子山口,到達金山裡,離著萬安城只有十五里的地方,然後被從昌隆折道而來的明軍騎兵給包圍。
李世民料錯了一件事,那就是黃明遼自始至終的目標都是李世民,而不是成都。一個成都城,遠不如李世民麾下幾萬人馬重要。
而黃明遼之所以一直都不動,就是讓李世民錯誤地認為,黃明遼想打消耗,想突襲成都。
但是全旭所部,以及趕來支援的右屯衛騎兵,在昌隆之戰後,一直在巴西戰場周圍逡巡,並未直接南下成都。
看到這數千騎兵,李世民終於慌了。
此時李世民的手中,不過兩千多騎兵,戰鬥力還不強,根本無法抵抗明軍鐵騎。而且在平原之上,步兵想在騎兵的面前突圍,跟自殺沒有什麼區別。
“命公孫武達指揮全軍所有的騎兵,阻擊明軍。其餘各軍,自行往萬安方向突圍。十五里的距離,爬也得給我爬過去。”
“國公!”
眾人聽了,皆是大吃一驚。
自行突圍,這幾乎是崩潰的代名詞。若是這麼走,大軍到達萬安城,能不能有一半都不好說。